第二百二十章 高平之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且说曹爽手下司马鲁芝,见城中事变,来与参军辛敞议道:“今司马懿变乱,我等何不引本部兵出城去见天子?”辛敞然其说,急入后堂,见其姊辛宪英告说:“今天子在外,太傅谋逆。今鲁司马教我同去,未知可去否?”辛宪英乃故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也。见其弟如此问,便道:“司马公未必谋逆,特欲杀曹将军耳。曹爽非司马公对手,此番必然败矣。虽然如此,但职守乃人之大义。你与曹将军执鞭日久,今若弃其职事,不祥其莫大焉。我弟应慷慨赴义,其死莫辞。”辛敞从其姊言,乃与鲁芝斩关夺门而出,去见曹爽。

  司马懿见曹爽不来投降,又派曹爽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前去对曹爽言说,朝廷只免其官职,绝不害其性命,并以洛水为誓。尹大目刚走,司马懿又令蒋济写信给曹爽,称太傅只是想将其免官,劝其尽早交出兵权投降,可保爵位富贵。曹爽连续得到司马懿保证,欲信其言,桓范等人力谏,从当日晚一直劝到次日黎明。曹爽挂念京城中家眷,终于说道:“司马懿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见说不听,出帐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于是曹爽自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刚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并日夜看守。即在曹爽府宅四角搭起高楼,派人在楼上监视曹爽兄弟所有举动。曹爽嫌室内烦闷,午后挟着弹弓到后园去,则闻楼上监视之人高声叫道:“故大将军向东南去矣。”曹爽只得扔了弹弓,自回内室愁闷不已,不知如何是好。戊戌之日,有司奏告司马懿道:“黄门张当私将为天子所选才人送给曹爽,疑其隐有奸谋。”司马懿命人逮捕张当,交付廷尉讯问。张当不耐拷打,即攀咬交待:“曹爽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阴谋反叛,欲待三月中旬起事。令某送才人与他,以充后宫耳。”司马懿大怒,于是将张当供状报于天子曹芳。

  曹芳览奏,半晌无语。司马懿奏道:“臣与大将军曹真乃莫逆之交,此天下人所共知。若非谋反大罪,臣已令养其子终老矣!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今为篡逆大罪,其谁敢赦之?”于是逼令天子下旨,终以谋反之罪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经此政变,蒋济因功被魏主曹芳进封为都乡侯,食邑七百户。蒋济先前信了司马懿,以为本来只是罢免曹爽,且亲自寄书向曹爽保证过“惟免官而已”,却不料司马懿却趁机大开杀戒,使自己对曹爽失信。此时见朝廷因此功封赏,即上书力辞,朝廷不许,终受其爵。蒋济忧悔成疾,于同年四月丙子日发病去世,谥景侯。

  时有曹爽从弟曹文叔之妻夏侯令女,乃夏侯文宁之女。因早寡无子,其父闻曹爽被族诛,怕被连累,欲将女儿改嫁。令女先自截其耳,又自断其鼻,立志不嫁。父见其志坚如此,不由惊惶劝道:“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马氏诛戮已尽,守此欲为谁哉?”令女悲泣道:“我虽是女子,亦尝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时尚欲保终,况今灭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之行,我岂为乎!”其父遂不敢再行逼迫。司马懿闻说此事,以为贤女,听使其乞子以养,以为曹氏之后。次子司马昭说道:“缉查曹爽同党,尚有鲁芝、辛敞斩关夺门而出,杨综夺印不与,皆不可纵。”司马懿却道:“彼各为其主,乃义人也,不可杀之。”遂复各人旧职。辛敞至此方感喟长叹,对鲁芝说道:“我若不问于姊,必为灭门,且失大义矣!”鲁芝亦赞道:“令姊真乃奇女子,多少自负才志之士者不如。”有人闻辛、鲁二人此语,以为是甚密谋,便来报与司马懿知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