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设巧计平风定浪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尉迟敬德就问皇帝:“皇上,叫我来有什么事啊?”太宗皇帝说:“元帅啊。你快传令,叫风浪停止吧。”尉迟敬德一时也没听明白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就立刻传令:“大军停止前进!”真是兵随将令草随风,一时之间,所有大小船只都停止了前进。太宗皇帝见大船还在摇晃不定,船外还在狂风大作。就说:“元帅,朕是叫你传令,让风浪停止!”尉迟敬德一愣:“什么?让风浪停止!我又不是龙王爷,我怎么能让风浪停止呢?”尉迟敬德就说:“皇上,这个我实在无能啊。”这时太宗皇帝已经晕得都快神志模糊了,只是一个劲的说:“快传令,让风浪停止。快传令。你快去传令啊!”尉迟敬德又看军师徐茂公,徐茂公也晕得不行了,只是拿手挥:“元帅,你还不快去?”

  尉迟敬德一看,这下子没法说理了。可是怎么让风浪停止呢?灵机一动,有办法啦。尉迟敬德回到帅船,令掌旗军士摇动帅旗传令,调先锋官张士贵过来。张士贵也晕得够呛,但是元帅召唤不得不去呀,勉强支撑着来到帅船见元帅。尉迟敬德说:“先锋官张士贵听令。”张士贵上前一拱手,说:“在。”一个“在”字没说完,脚下一晃,一跤栽倒在船上,又呕吐起来。幸亏他已经在自己船上呕吐老大一会了,肚子里早就吐空了,现在只是干呕,没吐出什么东西来。元帅左右的亲兵上前把张士贵扶了起来。

  尉迟敬德才说:“先锋官张士贵,本帅令你迅速采取措施,让风浪停止。不得违令!”张士贵也没听明白:“元帅,您说要末将干什么?”尉迟敬德说:“本帅令你迅速采取措施,让风浪停止。不得违令!”张士贵说:“元帅,这风浪的事,是末将让它停它就能停的吗?您要让风浪停止,您找龙王爷去呀!末将哪有这个能耐?末将要是有这个能耐也不至于晕成这样啊?”尉迟敬德心里说:“废话!这个我还不知道?可是现在皇上逼着我想办法,我不逼你逼谁去呀?”可是这话他不能说出来。

  尉迟敬德故意板着脸说:“本帅的将令你想违抗吗?来人呐,把先锋官给我扔海里去,用他来压住风浪!”两边的亲兵一声答应就来拉张士贵。张士贵立马就吓傻了,连声说:“别扔!别扔,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尉迟敬德让亲兵退下,说:“张士贵,你有办法让风浪停止?”张士贵说:“末将有办法,您让末将回去好好想想,一定会有好办法的。”尉迟敬德说:“好,本帅放你回去,迅速给我采取措施,让风浪停了。一个时辰风浪还不停,本帅就把你扔进海去。”“是,是,是。”

  张士贵连忙回到先锋船上,这回他也不先问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了,反正问他们也是白问,都没有一个是能办事的。干脆,直接派人唤薛仁贵过来。薛仁贵哥儿几个都没有晕船,听见召唤,薛仁贵就过来了。一拱手:“总爷,唤小人有什么事?”张士贵说:“海上风浪太大,皇上都晕得不行啦,你快想个法子,让风浪停止吧。”薛仁贵想了想,又看了看天,说:“这事儿好办,不过,得要皇上亲自办才行。”张士贵说:“让皇上怎么办啊?”薛仁贵说:“您让皇上拿张黄裱纸,用朱砂笔写上‘免参免拜’四个字,再拿印玺盖了,扔进海里去就行了。”张士贵说:“这是为什么呀?”薛仁贵说:“我们皇上啊,那是真龙天子,真龙天子出海,海上的龙王和虾兵蟹将们还不都得来参拜皇上啊。他们一来,这风浪不就大了吗?您让皇上写上‘免参免拜’四个字往海里一扔,龙王接着圣旨了,把虾兵蟹将们都撤回去了,风浪就会停止了。”张士贵说:“这个是真的吗?”薛仁贵说:“真不真您试试看呗。反正我就只有这么一个法子。”

  张士贵将信将疑来到元帅船上,如此这般地向尉迟敬德一说。尉迟敬德也将信将疑,来到龙船上也如此这般地向皇上一说。皇上也不知道准不准,灵不灵啊,权且试试吧。就让人铺开黄裱纸,研上朱砂,拿笔在纸上写了‘免参免拜’四个字,盖了印玺,让人拿去丢到海里。说来也巧,没多大工夫,那海上的风浪还真小多了,船也没有先前晃荡得那么厉害了。这一下子把张士贵给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呀,心说:“好你个薛礼呀,你可是太厉害了!简直就是神了!能文能武还能通神,这个人太有用了。”

  要说这个事儿真有那么神吗?这事儿啊放在大唐那个朝代就是那么神,不过要是放在我们现在也就不值一提了。怎么呢?这就是个天气预报呗。海上虽然风浪大,也没有个一直大风大浪不止的呀,刮了一阵大风,掀起了大浪,一会儿风小些了,浪不也就小些了吗?薛仁贵在家的时候读过一些天文方面的书,了解一些基础的知识。知道这大风刮不了多长时间,恰好张士贵来叫他出主意,他也不好说“您等等,等会儿风就小了”啊,就编了这么一个瞎话来糊弄张士贵。不管这话瞎不瞎,等张士贵去找了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又去找了皇帝,皇帝写了字扔进海里,没多大工夫,风浪确实就小了。这也算是薛仁贵吉人自有天照应吧。当然啦,这个平风定浪的功劳,张士贵照例是挂在了何宗宪的名头上。尉迟敬德回去,在功劳簿上何宗宪的名字下面又画了一道又粗又长的红杠杠。

  海上风浪虽然小了些,但还是有风浪,船只仍然还在颠簸。太宗皇帝受不了了,传旨叫元帅收兵。尉迟敬德见已经达到了演习的目的,也就传令收兵。各将士下船上岸,各自回营休息待命。

  张士贵回到先锋营,照例又赏了薛仁贵十斤肉十斤酒,把薛礼夸赞一番打发薛礼回去休息了事。

  尉迟敬德回来后,就和军师徐茂公认真总结了这次演习的经验教训。都感觉到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士晕船。而这个晕船又绝不是一两次演习就能治得好的。如果大军长时间滞留在海滩,又会泄漏军机,让东辽有了防范。两个人商量的结果是,挑选一部分身体好的,不晕船的将士组成一支精锐的前锋部队,由先锋官张士贵率领,先行过海,担任破敌抢滩的任务。其它队伍随后慢慢行进。只要队伍登上了海滩,脚下踏上了陆地,战斗力恢复起来就会很快。大军就能够在东辽迅速展开战斗,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两人把过海行军的序列作了新的调整。然后带着这个新的计划一起来见太宗皇帝,请示出海征东。谁知道,一向坚定支持跨海征东的太宗皇帝突然改口不同意出海了,提出要走陆路。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我们下回再讲。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