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郑国崛起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宣王死后,郑桓公依然在周幽王时期任司徒一职。

  郑桓公可不是个贪图安逸之人,他认真地分析了周朝当时的现状,认为周宣王后期的周朝已经显露出败相,而周幽王又如此的无道,周朝恐怕早晚不保。

  他有心匡扶周室,但是知道自己的力量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决定退而求其次,力图保住自己的现有利益。

  于是他向一个人请教安身立命之法,而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史伯阳父。

  我们之前介绍过,太史是掌管历法、编写史书、策命诸侯及卿大夫的,是六卿之一,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有过人才智,是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向君王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所以伯阳父在当时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智者。

  我们之前介绍过伯阳父这个人,前780年周朝发生地震时,伯阳父就曾预言说:“当年伊水、洛水断流,夏朝灭亡;黄河断流,商朝灭亡。如今,泾水、渭水、洛水三川都断流了,周朝也要灭亡了。”

  《史记·周本纪》里这样记载着伯阳父的谶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其实这是司马迁引用《国语·周语上》里的话,说伯阳父连亡国的时间都给预测了,西周还有十年。

  结果到前771年西周灭亡,正好十年时间,所以我们看到伯阳父这个人物确实有非常的本领。

  我们统观整部《左传》甚至其他史书,像伯阳父这样的“神人”不在少数。

  实际上这是古人写史的惯用手法,就是已经知道了事件的结果,再借之前人特别是当时被认为是智者的嘴说出来,目的就是强调因果报应,多数是种下不好的因,得到不好的果,而是不是这个“神人”确实能预测未来,这事就不得而知了。

  这次郑桓公挑的咨询对象就是这个“神人”伯阳父。

  伯阳父在认真听完郑桓公的诉求后,便给了他一个建议,那就是让他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重新建立郑国。

  我们之前介绍过东虢国,这是周武王叔叔虢仲所建立的国家。历史上东虢国地位低下,更是没法跟周武王另一个叔叔虢叔建立的西虢国相提并论,所以他一直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郐国历史比较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帝喾时期的有郐氏,为共工氏之后。

  帝喾时期曾经灭亡了有郐氏,然后这块领地就一直属于无人管辖的自制状态。

  我们之前讲过,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个儿子,老三彭祖建立了大彭国,而老大昆吾建立了昆吾国。六个儿子中老四叫会人,商朝时就把他封在了郐地,因此又重新出现了郐国。

  会人为妘姓,周灭商后,承认妘姓人的统治,于是依然封在郐国,但是这个国家始终是个小国。

  此次伯阳父建议将郑国放在东虢国和郐国之间,郑桓公问起缘由,伯阳父便给了他这么几个理由:一是大周虽然在丰镐建都多年,但是位置偏西,紧邻戎狄,从长远来看不适宜作为立足之地;二是周公旦当年营建洛邑,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国都能搬到这天下正中的位置,以此统御全局,而新选择的地盘离洛邑不远;三是东虢国和郐国都是弱小的国家,而且两国国君都疏于朝政,如果有一天郑国搬到这里,什么时候想要把这两国领土据为己有,那都是分分钟的事,到那时郑国国土比现在要多出数倍,何乐而不为呢?

  郑桓公听后仔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之策,于是大喜,重重奖赏了伯阳父。他一刻也没耽误,立即利用自身是司徒的身份(司徒是当时掌管土地的官职,是五官之一,地位仅次于六卿),向这两国国君贿赂取得各十邑之地作为在东方的立足点,并将财产、部族连同商人悄悄迁移了过去。

  应该说郑桓公这一步还是非常有远见的,他已经提前开始东迁了,比周王室早了足足三年。

  两年后,犬戎攻入丰镐,杀死周幽王,郑桓公也因身在朝中伴王而被杀。

  郑桓公被杀后,郑国世子掘突来不及继位就赶往丰镐报仇,平定叛乱后受周平王亲自任命继承其父伯爵之位,掘突就是郑武公。

  刘向《谥法解》中对“武”这个谥号的解释就太多了: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威强睿德、除伪宁真、威强恢远、帅众以顺、保大定功、刚强以顺、辟土斥境、折冲御侮、除奸靖难、拓地开封、肃将天威、安民和众、克有天下、睿智不杀、恤民除害、赴敌无避、德威遐畅。

  而郑武公之所以称的上“武”,原因主要有“除奸靖难”、“拓地开封”两个方面。

  “除奸靖难”自不必说,也因为郑武公勤王之功,同时郑国又是离王都最近的诸侯国,于是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王室的正卿,总理国家政务。

  也就是从东周开始,掌握行政大权的不再是太宰,而改称“正卿”了。

  在护送平王东迁后,郑国也彻底搬到了中原新建之地。郑地与洛邑相邻,就是它的东邻,因此王室格外仰仗郑国为其戍守东方。

  郑武公在王室地位特殊,所以他也好好利用了一把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郑国谋了不少福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