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武王伐纣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原因就在于商朝此时并非一无是处,朝中还有一些忠心为了殷商基业的大臣存在着,姬发如果此时攻打,必然会遭到忠臣们的全力抵抗,即便是能拿下来,从舆论上来说也会丧失民心。

  由此看来,姬发是一个办事非常沉稳的君主,他没有因为一时的群情激愤而贸然出兵,他考虑得更加深远,这才是一代英主应该站立的高度。

  那么姬发这次搞的动静这么大,商纣难道视而不见,一点反应也没有?

  确实没有,原因就在于没有底气,至少《史记》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商纣通过这次姬发出兵,其实也已经看到了周国的势力,那就是民心所向,天下大半都归人家周国了,自己没有绝对的实力可以跟其叫板了。

  也许此时的商纣是悔恨的,他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杀死姬昌,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趁周国强大起来之前进行打压,现在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等待自己的只有灭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既然没有能力翻盘,那不如干脆来一次最后的疯狂。

  也许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商纣心中从来没想过要挽救他的王朝,反而变本加厉,更加的暴虐和无道,到前1046年这一年时,他杀死了王叔比干,囚禁了王叔箕子,就连商朝的太师疵、少师强都受不了商纣的残暴和无道,抱着乐器逃奔到了周国。

  这已经告诉姬发一个信息,那就是是时候动手了。

  比干是商纣的叔叔,所以他姓“子”,比氏,名干。

  比干才华横溢,先后辅佐帝乙(商纣父亲)和商纣两代君主,可以说对商朝倾尽全部心血,因此也被后世称之为“亘古忠臣”。

  箕子同样是商纣的叔叔,姓“子”,名胥余,因封邑在箕地,因而后世称之为箕子。

  比干、箕子和商纣的庶出大哥微子启,这三人在殷商末年因贤德齐名,并称为“殷末三仁”。

  虽然商朝此时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有这三人在,姬发还是不敢轻易动兵。

  而就在前1046年这一年,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商纣暴虐荒淫、横征暴敛的做法,于是死谏三日。

  商纣因此大怒,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史记·殷本纪》)

  之后他命人残忍地杀害了比干,并剖其心。一代忠臣就这样命丧黄泉,享年六十四岁。

  比干死后,有人劝同样直谏的箕子赶紧离开,箕子回答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尹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

  不走就要被商纣害死,箕子无奈,自己披头散发开始装疯,整日鼓琴弹唱。

  商纣以为他真的疯了,没有将其处死,但是也将他囚禁了起来,并贬为奴隶。

  殷商的两大重臣死的死、疯的疯,此时已彻底没有后顾之忧,于是姬发通告天下诸侯,协助大周共同征讨暴虐的殷商。

  要论领兵打仗,放眼整个周国也没有比吕尚在行的了,虽然他此时已经七八十岁的高龄。

  只见吕尚从周军中精选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组成伐纣大军。其他军队留守丰都,以防备有不臣服的诸侯国偷袭。

  之后,姬发在吕尚和周公旦的辅佐下,率大军再次到达盟津。

  此次因为是提前通知的,所以诸侯国都按时到达了盟津,而且这次规模更加宏大,相传只是战车就有四尽全部心血,因此也被后世称之为“亘古忠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