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商衰周兴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次,姜嫄将孩子抛弃在狭窄的小巷中,但路过的牛、马都绕道改路而躲避,所以他并没有因此遭受践踏。

  姜嫄一看这样不行,于是第二次又打算把他抛弃在树林中,可是还没等她实施呢,林子里来了很多伐木的人,所以姜嫄再一次无功而返。

  第三次,姜嫄又把他放在湖中的冰上,打算以此冻死他,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远处竟然飞来了成群结队的鸟,最后都张开羽翼盖在孩子的身上,以此不让他冻死。

  经过了这么多事,姜嫄终于醒悟了,这个孩子不是凡人啊,抛弃这么多次他都化险为夷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于是姜嫄不敢再抛弃他,而是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并在娘家有邰氏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想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重复这么没有人性的罪孽,所以姜嫄给这个男孩取名叫“弃”。

  刘向《列女传》中对姜嫄也有记载,并因为她知错能改而评价她为“静而有化”,后作诗赞美她:“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

  弃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的不凡之处就显现出来了,《史记》说他有着之前圣王的高远志向。

  孩子都有玩的天性,别的孩子可能追逐打闹、尿尿和泥什么的,但是弃却比较另类,他就喜欢种植作物,比如麻、豆之类的,没有他不会种的,不仅如此,他种的东西都生长茂盛,到最后总是能获得丰收。

  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天赋吧。

  等到他长大成人之后,儿时的喜好就成为了他的事业,他对种植作物非常有钻研,他一边种植一边观察什么样的土地适宜种什么谷物,这使得他的种植技术愈发高超,而其周围的民众也都纷纷来向他学习。

  此时正是尧统治时期,作为弟弟,尧自然知道二哥的这种才能,于是就让他担任农师,教百姓种植谷物的技术。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在弃的教导下,百姓获得了大丰收,每个人走在街上的时候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这是步入温饱生活的满足感。

  百姓丰衣足食,作为天子的尧自然高兴,因弃教授民众种植粮食有功,于是尧将他封在其母族有邰氏的领地(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境内),因此他也是“邰”姓始祖。

  这是周人的第一块领地,虽然那时的周人叫“有邰”。

  后稷的儿子叫不窋(zhú),因为受父亲的影响,他对农事也非常感兴趣。后稷很欣慰,自己终于后继有人了,于是就在他去世的时候,将自己的位子给了不窋。

  因为不窋农事做得很不错,所以大禹也让他接替了农师的工作。

  到不窋晚年的时候,此时也是夏启开始安于奢靡生活的时候,他根本不重视农业生产,久而久之,农师这一职务就被废弃了。不窋没有了官职,但他寄希望于之后上台的太康,可没想到太康还不如他的父亲,致使偌大一个国家农事全被荒废。

  后来后羿的有穷氏反叛夏,并一举推翻了夏的统治。不窋为了躲避战乱,无奈之下开始了向外迁徙。经过长途跋涉,周人从有邰来到了山势险峻的庆阳一带(今甘肃省庆阳市),属于华夏文明看不上的戎狄地区。

  但是不窋并没有嫌土地贫瘠,而是带领族人开荒种庄稼、饲养家畜、植树绿化。他还根据地形和气候,教族人改以前的穴居方式为窑洞居住方式。

  因为与戎狄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为了避免出现争端,不窋带人修筑了“不窋城”,在那时称为豳(bīn)国或邠(bīn)国,也就是今庆阳市庆城县城。

  就这样,豳国人再次有了自己的领地,而通过接下来几代人的经营和发展,周族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了来自西域的一抹不一样的彩虹。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位;鞠死后,他的儿子公刘继位。

  公刘这个人,很像他的曾祖后稷和祖父不窋,对农事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再次兴起发展农业的热潮。相传他亲自走遍了周围的漆水、沮水和渭水,考察各地的土地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之后教授人们种植,逐渐的使得民众家中都开始有了余粮,人民生活也开始富足起来。

 &《列女传》中对姜嫄也有记载,并因为她知错能改而评价她为“静而有化”,后作诗赞美她:“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