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君臣际会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周朝时期的这几个职业。

  首先介绍一下“士”。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天子为天下大宗,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王的其他儿子则封为诸侯,为天下的小宗。诸侯在其国又为大宗,世子世袭,诸侯的其他儿子则封为卿大夫,为诸侯国的小宗。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为大宗,嫡长子世袭,卿大夫的其他儿子则被封为士,为卿大夫的小宗。

  所以,士的地位低于大夫,但高于庶人,属于低级没落的贵族群体。按制度他们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凭着学习到的技能,服务于君主或卿大夫,以此充当低级官吏。

  “农”自然就是农民,从事粮食的种植工作;“工”就是官营的手工业者,“商”指的是官商,在春秋早期私人的工商业还不发达,所以当时说的“工”和“商”都是官家的。

  管仲说到了不能“四民杂处”,齐桓公很感兴趣,于是接着问:“那么怎样来安排士、农、工、商的住地呢?”

  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把士人的住处安排在清静的地方;把工匠的住处安排在官府;把商人的住处安排在市场;把农民的住处安排在田野。”

  管仲顿了顿,针对每种人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他说:“让那些士人聚集在一起居住,空闲时父辈之间谈论礼义,子侄辈之间谈论孝道,侍奉国君的人谈论克尽职守,年幼的则谈论兄弟和睦。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士人的后代就一直是士人。”

  “让那些工匠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产品需要,辨别质量的优劣,衡量器材的用处,选用合适的材料。从早到晚做这些事,使产品适用于四方,用这些来教诲子弟,互相谈论工作,互相交流技艺,互相展示成果。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工匠的后代就一直是工匠。”

  “让那些商人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营销需要,熟悉本地的货源,掌握市场的行情。或背负肩挑,或车载畜驾,把货物运往四方,用已有的东西来换取缺少的物品,贱价买进高价卖出。从早到晚做这些事,用这些来教诲后代,互相谈论生财之道,互相交流赚钱经验,互相展示经营手段。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商人的后代就一直是商人。”

  “让那些农民聚集在一起居住,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事,根据不同的农事准备耒(lěi)、耜(sì)、耞(jiā)、镰等农具,到了冬天,要除去枯草,整修田地,以等待春耕;到了耕种季节,要深翻土壤,抓紧耙土复种,以等待春雨;春雨过后,就带着锄头等农具从早到晚在田里劳作。劳动时脱去上衣,头戴草帽,身穿蓑衣,全身沾满泥土,太阳曝晒皮肤,使出全部的力气在田里干活。从小就受到熏陶,他们的思想就安定了,不再见异思迁。所以父兄的教诲不用督促就能实行,子弟的学习无须费力就能掌握。这样,农民的后代就一直是农民。他们居住在郊野而不沾染不良习气,其中能入仕做官的优秀者,一定足以信赖。有关官员见到这样的人才不予推荐,要受到五刑的处罚。他们必须推荐贤才,才可谓之称职。”

  管仲说完,齐桓公沉思片刻,他认为管仲的思想很大胆,之前没有国家这样做过,但是对于齐国的现实来说,又非常的实用。

  那让四民具体都住在哪里呢?齐桓公有这样的疑问,于是就向管仲请教。

  管仲侃侃而谈:“可以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让工匠和商人居住的乡有六个,让士人和农民居住的乡有十五个,分别由国君掌管五个乡,由世袭上卿国氏掌管五个乡,由世袭上卿高氏掌管五个乡。将国事也分为三份,各种官职也各设置三名:设三卿主管群臣,设三族主管工匠,设三乡主管商人,设三虞主管川泽,设三衡主管山林。”

  管仲的这种“定民之居,成民之事”的管理办法,在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先进,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近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从后面的历史可以看到,齐国之所以能够一直强大和富庶,跟齐国始终采取管仲的这套治国方法是绝对分不开的。

  听了管仲的治国大略,齐桓公深表赞同,对管仲的态度也开始由不确定转为了崇拜。

  见齐桓公面有喜色,管仲知道齐桓公对他的理论还是认可的。但是治理好一个国家远远不是管仲的目标,他还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那么管仲还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