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老二的房子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们的父亲想到这一点,便会得意地笑出来。

  但眼下,这样的想法竟然落了空。我们的父亲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写啊?我们的父亲哪里会有这样的心情写啊!

  还好,自己还有一身本事。自己还有一笔补贴。

  养活自己的事,还真用不着这帮畜牲。

  哼,靠他们养活,他们不来盘剥你,已经是万幸了。

  我们的父亲想着想着的时候,就到了自家的门前了。

  其实不是自家门前,是老二家的门前。

  对了,这下,我们得告诉你了,我们的父亲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窝。

  这话说起来就有点儿长了。

  还是得从我们老二家说起。

  老二家这几年肯定是发家致富得不得了了。你看看,他们把原来十多年前建的瓦房拆了后,又将老房子也就是应该是给我们老四的衣胞之地拿下来,这样,老二家在原来房子的根基上,重起了一幢更大更漂亮的瓦房。然后,在东边,又拉出差不多有五间屋子大小的地方,由南到北的位向,起了个在蒲塘里也数一数二的平顶房。平顶房里有厨房,杂物间,穿堂。非常宽敞了。平房顶上,除了烟囱,整个平房顶就是一个大平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阳光也得阳光,都差不多成了一个晒谷场了。穿堂大门台阶下,就是那条从蒲塘流到水廓的河,蒲水河。我们的老二从大平台里出来,就会走上那条我们走了几十年的河边的小路。老二这个平房,临河而建,窗明几净。不要说在蒲塘里,放眼看下去,周围的几个村子,都没有这样上好的房子。蒲塘里人都说:“老二家的这套房子,主屋,加上这平房,确实数一数二了。”

  我们的父亲也明白,这要是放在老四那里,什么茶室,什么写毛笔字的地方,什么书房,就齐了。

  说到底,这日子,还是老二家好。老四的房子,虽说是公家的房子,但到底还是老二家气派。

  老二家发家致富了。老二家两口子都是种田能手,又舍得花力气,这样,他们就有了全蒲塘里最好的房子。他们虽然是在村子最北边,也就是我们那里那条有名的蚌蜒河的南岸,没有坐落在村子的中心,但是,我们的老二满足了。

  老二当然满足,你仔细看看吧,老二的房子不是一幢,而是好几幢,都成了一片住宅群了。

  我们的老二这时候的感觉就像在山顶上,他是蹲踞在山顶,然后俯视着蒲塘里。他有这样的感觉,他要这样的感觉。我们的老二,十六岁那年出书房门到生产队上干活那阵子,人家都叫他小混子、二流子,但那是过去。现在他不一样了,现在,他有了蒲塘里最好的房子,他这些年来,做任何事都能做到第一。就像那一年,我们一家终于帮助我们的老二学上了拖拉机手,他到公社农基站学习,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每次上拖拉机,不管是手扶拖拉机,还是什么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他都驾驶得特别平稳,技术一流,饱受赞美。那个拖拉机训练班上,有谁不知道从蒲塘里来的方跃进呢?

  没能读到高中又怎么的?那不是我们的老二不能上,而是当时,就那样,人家不想让你老方家的人上高中。

  可是,日头不一样了,日子也不一样了。现在,你还能再让我们的跃进不起好房子?跃进想要起房子,哪个拦得住?

  “老德麟家的四个儿子,就是我方跃进最牛!”

  我们的老二经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都快成了他的口头禅了。

  “他方芥舟能够上大学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他有我这么好的房子吗?就挤在那么鸽子笼大小的公房里,这上的什么大学?还公家人哩!”

  现在,在发家致富的高潮里,他也做成了第一。

  我们的老二讲得倒也不错。我们的老四一家挤在鸽子笼大小的房子里的时候,他的大学老师竟然还不如他,那些在江淮师范大学做教授的人,也不过就是挤在筒子楼里面,到了三餐点上,楼道里全是煤烟味儿,所有的教授家庭,全都把煤炭炉子放在楼里点燃,煤烟呛得所有的教授肺子都黑了。

  在老二家的屋后,是两排平房,临河的那一排,东边是猪圈,中间是茅坑,西边是羊圈。

  前面一排,紧靠在西院墙的一间平房,就是我们的老二为我们的父亲搭建的。我们的老二,当初拿下衣胞之地后,承诺会给父亲建一个小房子,就是这间平房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