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礼部新气象(十七)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河北的天空比河南还蓝上一点。纯净的天空中烈日高悬,无情的炙烤着大地。在清军的营垒中,有一个角落是安放伤兵的。

  几日里伤兵们数量暴增,伤兵的哀嚎,伤口化脓散发的臭味,让周围的清军无人愿意接近这个角落。

  大将军巴赛召集将令,商议如何处置。这帮将令们很是讶异,毕竟清军早就有习惯处理办法,轻伤的自愈。伤势无法自愈的,就看死得快还是死的慢,如果死得快,拖出去埋了。死的慢,半夜派人送他们上路。

  巴赛大将军看部下们根本不懂怎么回事,恨的想把他们抽一顿。杀了也不是不行,然而这么一个杀法,会影响士气。所以巴赛大将军的想法是在突然想起华夏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时候冒出来的。

  八项注意中,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巴赛在华夏军手中吃过大苦头,靠着吃人肉才逃出来。或许是汉人传统有‘杀俘不祥’的传统,华夏军在战场上无比残酷,但是对待俘虏倒还真的不错。以至于穷到每天脸苦的能掉渣的户部官员都敢在两杯酒下肚之后说,“要是他们把那些军户杀了,朝廷日子还会好过点。”

  军户们若是被杀,朝廷甚至都不用抚恤。然而俘虏被放回去,朝廷还得继续供养。巴赛大将军很清楚,皇上弘昼之所以如此勇猛,御驾亲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帮兵彻底吃空了财政。

  此次远征,要么霍崇死,要么兵死光。否则弘昼就得被军饷逼死。

  听了一阵部下的瞎哔哔,巴赛一直不吭声。很快,部下们都不吭声了,全都看向巴赛。等着大将军发令。

  对于这帮没用的东西,巴赛是真的不想说话。本来呢,巴赛是想让下面这帮混蛋提出来的。混蛋们竟然无一人提出把伤兵‘送给’华夏军的话。巴赛也说不出来,他心中不禁后悔,应该听师爷的,找个将令提出这样的观点。

  就在此时,汉八旗中镶白旗的统领李丰开口了,“大将军请恕罪。”

  巴赛哼了一声,却不回答。李丰接着说道:“大将军,不如把伤兵送出营去,让他们先去贼军那边。不少伤兵都染了疫病,他们去了贼军那边,也能让贼军生病。只是这么做,有伤大将军的仁义。”

  满人有个毛的仁义!巴赛心中暗骂。自从入关以来,有粮吃粮,无粮吃人。这是满人的传统技能。这种时候提及仁义,汉人就是这么做作!

  心中骂归骂,巴赛却扫视着部下。想从部下们的脸上看出他们的心思。毕竟这些伤兵并不是巴赛的直属人马,而是各路将令的部下。

  众将令神色先是愕然,之后都有些激动,甚至是欢喜。当即有人表示,“大将军,这办法好。”

  “让贼军生病,对咱们是好事!”

  “大将军,属下觉得这法子好。只是不知贼军可否会接收。”

  听着属下们都认同这个办法,巴赛觉得这还真的是继承了满洲汉子传统的八旗。就得这么果断不可。

  清军的行动让华夏军大为讶异,这边当即也猜到了这是满清试图传染疫病的手段。

  但是华夏军毕竟是华夏军,大规模屠杀士兵的事情从未干过。虽然人人都是大骂,却也无计可施。最后只能把锅甩给了在京城的胡悦那边。

  此时京城内的清军已经撤走了,巴赛面对华夏军凶猛的进攻,下严令将这些精锐人马调回营地参与固守。胡悦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京城内安抚着百姓。

  要是说京城百姓有多爱戴华夏军,胡悦自己都不敢如此胡说。然而华夏军这次发现京城内的百姓此时对华夏军的态度的确发生了巨大改变。

  满清朝廷逃走之际倒没有抢掠城中百姓。然而盛京那帮人来了之后,除了因为没文化而无视了书籍资料之外,剩下可就是作威作福一番。毕竟么,在关外的王爷眼里,京城可是个花花场所,到这里之后不搜刮一番,那就是对不起自己。

  盛京清军被华夏军打跑之后,京城内人口暴跌,商户几乎没剩几家。

  此时西安朝廷的清军再次入城,眼见攻不下防御严密的内城,就在京城内开始搜刮起来。

  此时城内本就萧瑟一片,百姓们穿的破破烂烂,请求华夏军‘给点吃的’。

  乞讨为生的人是要钱,穷人才要饭。此时华夏军也没啥特别的粮食,只能把军需品提供了一部分,其中很多还是烈酒。

  好些年后,不少从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京城酒鬼就会用‘都是华夏军爷们给我们喝酒,才会贪图喝酒’来赛面对华夏军凶猛的进攻,下严令将这些精锐人马调回营地参与固守。胡悦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京城内安抚着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