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穴城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上章说到浩成巡视山海关防务。

  话说,明朝的三路大军中,虽说吴拱的十一军面对的只有韩国康的二十万西凉军,但是自古“蜀道难”,而且汉中位于在四川北部,从四川到汉中共有三条道路,一为金牛道,因为它从汉中直接通向四川的首府成都,所以最为重要。但其余两条道路,也是很常使用的,一条是米仓道,一条是荔枝道。

  由于秦岭、米仓、大巴诸山都极其险峻,跨越极为困难,因此自古以来从汉中通关中、从蜀中到汉中的道路,只能沿崇山峻岭之间的河谷而行,多处河谷峭壁绝立,只能在悬崖上架设栈道,其工程之大、形势之险,令人乍舌。

  更重要的是不要说古代,即使现代修筑宝成铁路,也是困难之大,甚至到难以言说。

  所以在这个方向上,不要说战斗,即使仅仅是走路,都是一种奇迹。

  但吴拱率领的川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向汉中城进攻,而汉中位于陕西的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夹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又有汉水穿城,地势险要。

  汉中自古就是关中出入蜀中的咽喉要道,是成都的门户,也是成都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再者汉中乃是鱼米之乡,一旦拿下汉中就可作为后勤基地,随时可以进军陕西。

  汉中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蜀汉、成汉、前蜀、后蜀,在其鼎盛时期,都据有汉中。守住汉中,则成都无忧矣。比如说蜀汉王朝,如不能控制汉中,将是巨大的地缘灾难。

  吴拱的十一军攻打汉中城已经多时,奈何汉中城城墙坚固,在得知西凉大将军韩国康领兵二十万驻扎在汉中城后,虽然期间吴拱请求朝廷从四川增派援军,可当朝廷从四川派了新组建的第七军与第八军,即原裁退下来三十万精锐川军到达汉中与吴拱的十一军会合后,攻打汉中的明军已然达到三十万,但汉中城仍然久攻不下。

  在城外的明军大帐内,吴拱与诸路将领商讨攻城之事。吴拱坐在主位,先说道:“诸位将军,我军已经攻打汉中城数月,可汉中城仍未拿下!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第七军军长吴扶(即吴阶第二个儿子,吴拱之弟)遂回道:“大哥,汉中城高城深池,那城墙就高三丈(10米),上宽一丈五尺(5米),下宽二丈五尺(8.3米),周长九里三分(4.65公里)。

  加之汉中城建有四门及城楼,东门名朝阳,南门名望江,西门名振武,北门名拱辰,所以我军才久攻不下。”

  一旁的第八军军长吴捴(即吴阶第三个儿子,吴拱之弟)也附和道:“是啊,大哥,而且我川军的优势也不是攻城,不如我们先退回汉中如何?。”

  话音刚落,十一军政委吴璘则怒道:“哼,城墙坚固就不打了,最让我觉得惊讶的是,打不下来你们还有这么多道道!你们还有没有当年吴家军的气势了!要是大哥还活着,听到你们说这种话,早就拉你们出去军法从事了!。”

  “叔父..。”吴拱、吴扶、吴捴三人齐声道。

  “别叫我叔父,我们吴家没你们这样的子孙!。”吴璘生气道。

  其实也难怪吴璘这么生气,吴阶与其弟吴璘两人当年征战沙场,每次都是勇往直前,越是艰难的仗越是抢着打,从不退却!朝阳,南门名望江,西门名振武,北门名拱辰,所以我军才久攻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