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西藏边关赤子(四)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扎达县杨明春有一批特殊的朋友——21名大学生,他们为扎达县的建设辛勤工作,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地奉献着,对高原如此热爱,可以说每个人都与杨明春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扎达县既穷又偏远,前些年分来的大学生,前脚一到后脚就想法子离开了。刚分来两名大学生王伟和唐永平报到才半个月,就对扎达的一切感到不满起来,一心盼着早日离开。一天晚饭后,杨明春发现两名大学生精神颓废的样子,便走过去问道:“大学生同志,怎么了?不是刚来不久吗?”

  “不适应这儿的气候、环境,待着真难受。”

  “连吃饭都成问题,既没有新鲜蔬菜,又没瓜果。有时有了,可却那么贵。”

  “我看你俩都是思想有问题,态度没端正吧!”

  “难道我说的是假话?工作又枯燥无味!”

  “娱乐场所单调,没地方去玩,真是难受死了。说夸张一点,就是度日如年哪!”

  “小王、小唐,我知道你们嫌这里穷,当初我刚来扎达时,也一度有过早日离开的念头,但细一想,这地方再穷,它也得有人守,有人建啊!如果都不想在这里干,那札达县就永远这样穷下去,你们有知识,有文化,藏族同胞连做梦都盼着你们来,改变札达面貌呢!”

  他俩在杨明春他那种精神的鼓励下,对工作的信心增强了。有一次杨明春要去巡逻,他俩也坚持要去体验生活,杨明春起初怕有危险,不同意,最后经不住他们的死磨,就同意了。可刚出连队不大一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般的冰雹直落了下来,接下来是倾盆大雨,小王、小唐从未见地这等场面,吓得蹲在地上,杨明春扶起他俩说:“阿里的天就像猴子的脸一样,一天七十二变。我们的战士已习以为常了。”

  “我们还以为像内地下雨一样,不是几个小时,就是一天半月的呢!”

  “我以为巡逻的事泡汤了呢!”

  “起来,上路吧!”

  此次参加巡逻的20多名战士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才18岁。路途艰险坎坷不平,大伙饿了吃点干粮,累了休息一会儿,没有一人叫一声苦和累,更没有一人在困难面前倒退或畏缩。正是军人的这种气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染了他俩,还有杨明春的话时刻在他们脑际回荡!

  小王和小唐一回到扎达县,就给亲人写信,告诉他们不必再为他们联系工作了,表示要永远扎根阿里高原,准备奉献一生的决心和信心。

  现任托林镇党高官的李平,当他刚从大学毕业来到扎达县不到一个月,白白净净的脸就被强烈的阳光和高原缺氧折磨得不像样,脸晒得黑黑的。杨明春像关爱自己的弟弟一样,把他接到武装部,让卫生所的医生给他检查、诊断,并给了他一些药,还问道:“李平,生活上有问题吗?”

  “太多了,顾不过来说了。”

  “来!你跟我来!”

  杨明春把李平带到温室大棚内心,慷慨解囊,给他采了一大堆黄瓜、西红柿、茄子等新鲜蔬菜。

  2002年7月,杨明春从边防检查站工作刚一回来,就听说又分来4名大学生,心里高兴不已。这是这么多年来,扎达县分配来大学生最多的一次,心想扎达县需要更多的大学生来建设,所以很有必要稳住他们的心,应加以引导,从生活方方面面给予他们以帮助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想到这,他来不及好好地休息,更顾不上吃饭,就直奔他们的宿舍而去。当他了解到他们在吃、住、用上都有困难时,就带上物品、新鲜的蔬菜,第二天就和战士们一起给几位大学生送去。

  杨明春就是这样从生活上关心大学生们,也由此安下了他们的心。

  还有一位名叫王卫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学的是管理。刚分来时,正好扎达县中学缺老师,他就被分到了学校。杨明春在与其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不仅能吃苦耐劳,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并且对高原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一些能适应扎达县经济发展的见解。杨明春就积极向党委、组织部推荐,认为让他当个领导更能发挥他的特长与作用。在他的力荐下,王卫经组织考察,被任命为副乡长。不到半年时间,王卫分管的牧区工作就走在了全县的前列,牛羊数增长了一倍多。去年,王卫由于工作实绩突出,被县委、政府破格提升为达巴乡乡长职务,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杨明春爱大学生们,大学生们也尊敬他这位长辈,他们携手共奏着扎达县经济建设的凯歌!

  2003年5月7日一大早,杨明春准备悄然离开扎达县城,赴新的岗位任职。没想到,县里几套班子的领导全部来到人武部大门口,给他送行。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献在了他的脖子上,他们端着一杯杯醇香的美; “我以为巡逻的事泡汤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