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西藏边关赤子(三)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顾不上病弱身体,在工地上来回穿梭着,和战士们一起找石头,背沙袋,不时喘着粗气,并鼓励大家道“加油干!”。一位县上领导看到杨政委累得蜡黄的脸,发紫的嘴唇,心痛地说:“老杨,你就休息一会儿吧,不然会累坏的。”

  “我……还能行!”可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说着加入垒堤的行列。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筑起了一条宽1米,长50米的河堤,农牧民的青稞终于保住了。再看看杨明春已满身泥水,瘫坐在地上,耳边却响起了农牧民的喊声:“金珠玛米亚古都……”

  9月份,杨明春理顺了部里的工作后,经了解到古格遗址是扎达县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之一,不仅历史悠久,其突然产生,而又突然灭亡,非常神秘,现存的遗址群中的壁画,被艺术家称之为“古格艺术”,其画风独特,在整个雪区都自成一体,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可现在很少有人问津,去的只是一些藏民族虔诚的信徒,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经济效益,而札达县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一个边疆县城,财政收入很低。身为县委常委的他,以经济发展为己任,多次把旅游问题提到了县常委的议事日程。

  他身体力行,带领部里的官兵,历时一年的时间,对县城至古格遗址的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为游客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利用回内地休假的时机,到全国风景旅游点去取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而且投入了资金,修好了在7—9月份被水淹没的2公里左右的路面,紧紧抓住了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当年的游客由以往的2000多人,发展到6000余人,国外游客达2000余人,收入达60于万元,为扎达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1998年12月18日凌晨,军分区紧急电话通知,根据阿里地区公安处报案,有两名逃犯欲从我波林方向越境出逃,分区命令立即行动,封锁山口通道,将逃犯抓获,事不宜迟。杨明春立即通知波林边防连做好行动准备,自己乘火车火速前往指挥抓捕行动。

  到了连队,他立即组建了抓捕小组,赶往埋伏点埋伏。当时他还托着病呢!阿里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可降至零下几十度,战士们看到他同大伙一起,在寒风刺骨的雪地受冻,于心不忍,便说道:“杨政委为难你了,身体还吃得消吗?”

  “你们就不必为我操心了,只要能抓住逃犯,就是让我冻上三天三夜也值。”

  大家都知道他的犟脾气,也只有由他去了,他们一直等到凌晨8点多钟,才把逃犯一网擒获。圆满地完成了抓捕任务,可他却病倒了。

  第二天,打着药瓶的要返回。连长真的忍受不了他的这种工作方法,便说道:“杨政委你昨晚执行任务,一宿没合眼,在还打着瓶呢!咋走呀?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没办法,部里很多工作还等着我呢!”

  “政委,你就先打完吊瓶再走不行吗?”指导员也附和道。

  “不行,工作要紧,驾驶员开车。”

  全连官兵落着泪,看着他们的好政委上了车,慢慢消失在阿里荒原上……

  年底的一天,他乘坐阿里军分区汽车营的解放牌卡车上山守防,车在冰河纵横,在被冰雪覆盖着的天路上爬行着,一会儿被冰雪阻挡,一会儿又陷入河沟之中。车开不动了,大家就下来挖雪、铲雪,垫石头,然后再继续前行。到了第三天,当车行至海拔4500多米的康西瓦达板时,车子突然抛了锚。驾驶员大喊道:“糟了,车抛锚了,一时半会儿走不了啦!”

  “不可能,这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一片茫茫雪原,这鬼地方,没有过往的车辆,也没有一户农牧民,这可咋办呀。”

  大家七嘴八舌,口无遮掩地说道,看到大家情绪焦躁,杨明春为使大家安静下来,便大声说道:“同志们请安静,安静一下,我们并不是没有希望,一我们可以等地方车,二我们的车还可以修呀!”

  大家安静下来了,才感到精疲力竭,头晕脑胀,胸闷起来,一个个躺在雪地里直喘粗气。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看到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便把自己的皮大衣和皮手套给了驾驶员,和他一起迎着刺骨的风雪修起车来,可不管怎样修都无济于事,发动不着,一脸无奈的驾驶员地说道:“只有靠运气了,看是否有车路过。”

  杨明春拖着被风雪折磨得不分区命令立即行动,封锁山口通道,将逃犯抓获,事不宜迟。杨明春立即通知波林边防连做好行动准备,自己乘火车火速前往指挥抓捕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