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唇亡齿寒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今淮安看似风平浪静,豪族家业繁花似锦,却已经是空中楼阁了。

  裕泽见张素卿自曝其短,言辞恳切,也不在藏拙,开口道: “素卿兄虽切中要害,却亦有不足之处,小鱼小虾上岸,为渔夫所有,披甲持戈,顿成虾兵蟹将。鲸鲲虽强,亦惧刀兵。汝等豪族,见识短浅,待到今日,已成砧板之肉矣。素卿兄,你不觉得,你此行有些晚了吗?”

  “裕泽兄所言,吾如何不明白,淮安诸豪族过惯太平日子,又不愿与常遇春等猛将对峙,而如今时局败坏,却着实迟了些。”

  “只是迟了些么?”裕泽哂笑,像极了翻云覆雨的大奸商,而八机岛则是他待价而沽的本钱,“素卿兄,莫非在说笑,军山之精锐,北元张家巨富,姑苏张士诚之兵甲,尚难以为对手,兄莫非以族中有些私兵便能抵挡吗?若是有此意,于在下看来,与螳臂当车无异。”

  张素卿抚杯大笑,“裕泽兄,你还是这个性子,跟牙行的掮客有什么区别?怎么,你莫非要跟为兄压价,卖个好价钱不成?须知今正如吾所言,山阳朱振如烈日当空,待海泽干涸,我等栖身枯泽,岂有活路?我等覆灭,汝又能有活路么?岂不闻唇亡齿寒的道理?”

  裕泽摇头,“素卿兄,此言又差矣,鲸鲲之流,虽同食海泽虾鱼,却亦有天差地别。

  虽然二人是同门师兄弟,皆为名师明道晏悉心教导的嫡传弟子,但出了书斋,不论昔日感情多好,便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温良恭让。

  因为双方一方代表着扎根淮安上百年的豪族巨擘,而另外一方,则代表着大量漂洋过海,来东方寻找机遇,不惜沦落倭寇的武士。所以双方虽然有利益共同点,但是说到底,都是在淮安这片丛林的野兽,既然是野兽,便要有各主次,便要有吃多吃少。

  亭外的雨已经停了,雨滴顺着琉璃瓦滴答滴答的流淌着。

  裕泽的话,张素卿听得真真切切,低头去提酒杯的那一刻,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再抬头的张素卿一脸平静,看着一脸盛气的裕泽,心里格外明了,即便是这群漂洋过海的东瀛人,隐藏的再好,也难以掩盖他们贪婪的本质,最终的最终,他还是希望吃肉的。

  张素卿心中大定,知晓自己这次出使,定然会有所收获,所以他的笑容很是淡然,“愿闻其详。”

  裕泽是属于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然要直奔主题的人物,此时裕泽不再隐藏,指着亭外逐渐晴朗的天空说道:“孟子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所以,淮安虽然好,但是若是事不可为,我们大可以迁徙而走,不必在这里厮守困境。这一点儿,淮安的豪族是比不了的,因为你们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你们不能走,你们也走不了。

  盱眙县伯入主淮安之事,我们足够关心,但是却不关命。不知道,兄长是否认可小弟说的话?”

  裕泽说的漠不关心,言语轻飘飘的,仿佛淮安局势与他们东瀛人丝毫没有关系,但是眼睛却直直的盯着张素卿,他很希望从张素卿的脸上看出丝毫的紧张。

  只要对方表现出丝毫的脆弱,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咬过去,撕下一片最为肥美的肉来。

  淮安渐晴朗的天空说道:“孟子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