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水帘洞中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等佛家偈语,关公此时固然参悟不透,骊山老母在旁侧听得清楚,却早已猜破其中玄机,不由心头巨震,苦于不能点破,救他性命,成就正果。正在此时,却听洞外一声巨响,发自对面山坡之上,便似天崩地裂地一般,一刹时山间百禽齐鸣,百兽乱窜。洞内众人大惊,普净法师遂喝开水帘,引领众人出离仙洞,站立潭边向上望去。众人皆都看得清楚,却见对面山顶之上,那块仙石竟然从中崩开,碎石四溅,自石胎里面竟跳出一个石猴来,四肢俱全,五官皆备,二目如灯,正在那山坡上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学着礼叩天地、参拜四方。

  张飞见了叫道:“遮莫这不是前番我追赶的老猿,怎地钻地石头里面去了?待俺上去,擒他来玩耍则个。”普净看了,也不奇怪,一把扯住张飞:“翼德休得妄为,伤害天地造化之功。”复转身对骊山老母道:“这石猴既然出世,贫僧之事毕矣。它若来日习得仙佛大法,定然生出不良之心,要大闹一番,连天宫、地府、人世三界皆都不得安宁。老母,这猴子与你缘法深重,我将此水帘洞让与他做安身之府,其后至于指点求取定海神针,参拜菩提老祖、以及拜托镇元子老祖暗中保护之事,却是有劳你的大驾了。”骊山老母微笑不答,点头而已。普净乃与刘备等三兄弟告别道:“今日之事,幸勿对他人道也。”玄德再三应诺,与关、张辞了二老及貂蝉,自去下山,寻赵云、关平、周仓、刘辟、龚都等相会,回归古城。普净复回身大喝一声,水帘开启,与骊山老母及貂蝉师徒入洞,商议今后行止不提。

  且说关羽离了许都前往汝南,有河北细作在许都探知,星夜报于袁绍。袁本初闻报不由气怒攻心,便聚手下将佐谋士,商议起兵由青州下汝南,以伐刘备。郭图出班说道:“刘备虽然可恶,但据汝南弹丸之地,兵马不过四五千人,微不足虑。我若绕道攻打汝南,兵少则不足用,兵多则过徐州时必为曹军截杀。我与曹军一旦接战,则东有青州刺史臧霸、南有广陵太守陈登,若引兵袭击我军之后,则其势危矣。如今我北劲敌,唯有曹操,不可不先除之。刘表虽据荆州九郡,但此人乃守城之奴,并无四海之志,不足为虑。现有江东孙伯符威镇三江,地连六郡,谋臣武士极多,较其父江东猛虎孙坚尤为英雄。明公可使人过江以厚礼结交孙策,请其出兵袭取汝南,再以得胜之师共攻曹操,此为上计。若曹操得以灭除,可允诺孙伯符共分曹氏领土可也。”袁绍听罢大喜,当即修书一封,遣陈震为使,来会孙策。

  孙策自从雄霸江东,驻守丹徒以来,兵精粮足。建安四年又袭取庐江,大败刘勋,再使虞翻驰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明知不敌,于是举全郡投降,孙策待若上宾。曹操闻知孙策强盛远迈其父孙坚前为长沙太守之时,遂遣使前往江东,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孙策从之,自此两家结亲。孙策有并吞天下之志,遂上书天子求为大司马,献帝问于群臣,曹操力谏不许。孙策听使者回报曹操居间作梗,心怀怨恨,由此暗自整顿训练军马,常有袭取许都之心。吴郡太守许贡探知孙策之谋,乃发书许都,暗约曹操以封爵之名,将孙策召还京师,就便图之。不料使者赍书渡江时,被防江将士所获,搜出许贡私书,便将信使解赴孙策。孙策观书大怒,立斩其使,又严令封锁消息,遣人寄檄吴郡,假意请许贡前来丹徒议事。许贡不知密书已泄,未作丝毫防备,即随来人出了府门,前去谒见孙策。许贡去了半晌之后,一个道人自外而回,直入吴郡府衙。府中管家见那道人回来,大喜迎接,却又皱眉说道:“仙长若是提前两个时辰归来,也可见到太守。此番不巧,我家老爷奉了孙伯符将军之命前往丹徒,需要明后日才能回来。”那道人闻听此言,大叫一声:“如此,太守大人休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