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足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08个驻村第一书记就像108个红灯笼,照亮山村脱贫致富的路。灯笼的火光照亮了山村海岛蜿蜒的致富路。这条路上留下王业洲和108位驻村第一书记的足迹,印在逶迤的白云山脉、蜿蜒的霍童溪畔、绵长的海岸线上。

  王业洲深知村庄的发展要以项目带动来帮助村里“输血”,有了活的血液,才能铺垫村子脱贫的基础。

  王业洲利用帮扶部门单位多、涉及面广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子的脱贫致富中作用,积极收集汇总各类政策文件、项目信息,整理提供了省直20多个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申报管理的政策文件、实施案例及宁德市部署“三农”工作的有关规章文件140多份,涉及道路交通建设、水利工程、土地整理、地质灾害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节水灌溉、造福工程、农机补助、林业科技推广等多个领域,并提供相关业务经办处室的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为项目申报提供便利。

  在宁德市里,王业洲也没有一刻闲着,市直单位离自己上班地方远,他就靠自己两条腿,到有关部门跑项目,帮助村里要项目资金,又在相关县里找对接。

  记得一个夏天,宁德市区的街头酷热,热浪灼人,为了村里公厕改造项目,王业洲市直相关单位找项目,虽然分管项目的领导曾经是自己战友,但不符合政策的规定,战友也无能为力。

  他也从不气绥,以军人的不折不绕的气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2017年11月以来,入驻的108个贫困村相继落地建成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切实织密扎牢了民生“保障网”。

  这组数字最能说明王业洲骄人的成绩:

  ----两年来,宁德市10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6.97亿元,投入 3.89 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558个,其中生产经营性项目 34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43个,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311个,环境卫生整治项目465 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019年平均 1438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 15.2 万元。至2019年12月,所有驻点村全部脱贫摘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建设,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8个、村务党务公开栏79处,这里面有第一书记履职担当,无私奉献,尽心尽责取得不凡的成绩,也有王业洲几多奉献和心血,已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业洲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办法,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学习培训,对标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驻村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4月,在“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举办省、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就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扶贫资金审计管理、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并设置现场教学点,组织第一书记参观践学;2019年3月,组织省、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赴浙江湖州市委党校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就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并现场参观长兴县顾渚村、南浔区向阳村、德清县五四村等现场教学点。通过“取经”,全面提升了第一书记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和加强基层党建的工作能力。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这是王业洲一项重要的事务,它关系到脱贫攻坚,两年多来,自己作为省市驻村领队,认真贯彻落实《宁德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在职责任务、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督查考评及服务保障等方面去积极作为,成效明显。2019年6月至8月,首次组织省市下派驻村干部开展中期履职述职评议工作,139位省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围绕加强组织建设、推动脱贫攻坚、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乡村、服务农民群众等任务目标对驻村以来的工作进行履职述职和评议,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谋划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部长对述职情况进行逐一点评,各乡镇组织委员,部分包村干部及村主干代表与会开展民主评议。通过述职评议,有效激发了第一书记的内心动力。

  2019年8月,中组部在重庆举办“第一书记全国驻村帮扶工作培训班”,宁德市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有效举措,被列为典型经验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宁德市高官郭锡文在省市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度工作报告中作出批示,对宁德市第五批省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三年时间不长,但是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王业洲带的108名驻村第一书记,在闽东108 个贫困的村庄,吹响了一场精准扶贫的大决战的冲锋号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脱贫致富,为闽东群众摆脱贫困书写光辉的一页。

  王业洲,你拿起枪是一个威武的武警战士,你放下枪,又是闽东贫困村庄脱贫致富攻坚路上的一名战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