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构造蓝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让石磐陀将陈硕真压下去,亲自看护。</p><p>就陈硕真这样精于幻术的好人物,让一般看护还真不放心。</p><p>即便是石磐陀,李元瑷都留了一个心眼,亲自给陈硕真用后世死结的捆绑法将陈硕真绑起来。</p><p>然后当着陈硕真的面让石磐陀注意,只要陈硕真开口说一个字,那就一棍子敲下去,死活不论。</p><p>石磐陀为人机灵,却是个直肠子。</p><p>陈硕真真要想试一试如意金箍棒的威力,不凡试一试。</p><p>待陈硕真走后,李元瑷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李德謇,笑道:“火凤社目前并没有做任何危害,陈硕真这蠢娘们也没有别的心思。就他师傅掌握的技术,只要他们能够乖乖的配合朝廷解散火凤社,小惩大诫,意思意思就是了。犯不着将事情闹大,孤来江南是办大事的,与他们这些江湖人纠缠下去没有任何意义。”</p><p>“他们若从,那就万事大吉。真要不从,直接一并处置了,免得碍事。”</p><p>“孤知道你师傅与江南武林关系密切,于情于理都不想见如此情景。如果可能,动用你的人脉劝一劝。我非嗜杀之人,不想轻易动刀。但更不想花时间精力在他们身上”</p><p>李德謇肃然起身,作揖道:“草民明白。”</p><p>李元瑷晒然笑道:“也别一口一个草民的,就你的情况我心底清楚的很,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身份,只是差一个契机而已。此事妥了,给你表表功,立刻恢复原职了。”</p><p>朝廷真要处置李德謇,还会将他转到江南来?</p><p>岭南、南疆,哪里不是流放的地方?</p><p>流放吴郡还不限制出行,这算什么刑法。</p><p>关键李世民还没有剥夺李德謇嫡子的继承权,他依旧是卫国公的继承人。</p><p>用意是明摆着的,不过意思意思而已。</p><p>李德謇有着父亲李靖的沉稳,抱拳道:“谢国公抬爱,德謇戴罪之身,能为朝廷、吴王贡献绵薄之力,固所愿也。”</p><p>李元瑷看着李德謇,眼中也透着一丝欣赏。</p><p>现在自己身旁能打的好手太少了,石磐陀足够机敏,但作为最重要的保镖,不可能安排出去干事。</p><p>穆泰过于年青,跑跑腿还可以,干不得大事。</p><p>这个李德謇正好合适,武艺高强,为人也很是稳重,在江南面子很足,有他相助很多事情都能事半功倍。</p><p>与李德謇一并下山,然后李德謇告辞办事去了。</p><p>李元瑷并没有邀请李德謇帮自己干事,就李德謇的身份,尽管是白身,也不是自己可以邀请当部下的。</p><p>人家的老子是大唐军神,作为卫国公的第一继承人,哪能轻易给自己当小弟?</p><p>自己也给不了适合他身份的官职。</p><p>不过这些麻烦并不妨碍李元瑷得到他,只要上疏让李世民、李治任一人下旨,将李德謇拨给自己听用即可。</p><p>简单实在。</p><p>回到杭州治所钱塘,李元瑷一边等待杜春子的到来,坐观火凤社的反应,一边对杭州开始做实地考察。</p><p>作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杭州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p><p>尤其是江南运河的开通,令得杭州、苏州一水贯通,一跃形成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地位。了。</p><p>李元瑷并没有邀请李德謇帮自己干事,就李德謇的身份,尽管是白身,也不是自己可以邀请当部下的。</p><p>人家的老子是大唐军神,作为卫国公的第一继承人,哪能轻易给自己当小弟?</p><p>自己也给不了适合他身份的官职。</p><p>不过这些麻烦并不妨碍李元瑷得到他,只要上疏让李世民、李治任一人下旨,将李德謇拨给自己听用即可。</p><p>简单实在。</p><p>回到杭州治所钱塘,李元瑷一边等待杜春子的到来,坐观火凤社的反应,一边对杭州开始做实地考察。</p><p>作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杭州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p><p>尤其是江南运河的开通,令得杭州、苏州一水贯通,一跃形成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地位。</p><p>不过眼下杭州有一巨大隐患,也是这个隐患,导致杭州无法发展的关键所在。</p><p>杭州水患过于严重。</p><p>杭州内通运河,外通钱塘江,直联东海。</p><p>这钱塘海潮,天下闻名。潮头可达数丈,风雷作响,浪涌滔天,层层相叠。</p><p>确实可谓天下奇景。</p><p>以至于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p><p>但这奇景美则美矣,可细究起来,这就是海水倒灌。每当大潮来袭,千里沃野就变成一片泽国,当地虽然有些民间兴修的防汛设施,却也难与强悍的潮水相抗。</p><p>海水涌入杭州城内,年年如此。</p><p>除了事不关己的游客,看着热闹,当地人谁受得了?</p><p>几乎年年为水淹,一年好几次,最严重的的时节,还有成百上千的有人特地敢来看热闹,对着大潮拍手叫好。</p><p>杭州百姓心里的苦,有谁知道?</p><p>李元瑷亲自做了实地考察,只是用了一天就想出了解决的方法。</p><p>在李元瑷的记忆里,有两例治理杭州的记忆。</p><p>一是钱王射潮,一是东坡治杭。</p><p>古人迷信,将钱塘潮归为伍子胥的怨气所化,钱镠派人修造著名的“捍海塘”,以应对潮起潮落。</p><p>但这种工程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工的,这就导致捍海塘没有修好,大潮即来,摧毁捍海塘的情况。</p><p>建造捍海塘的工程,进展的就极为困难。</p><p>钱镠就想了一个主意,召集官兵,在钱塘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