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放手施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肃清行动,不动则已,一动惊人。</p><p>江南东道十六州兵马齐动。</p><p>李元瑷手中只有苏湖杭三州兵马不假,但并不妨碍他下令让其他州刺史出兵配合。</p><p>因李元瑷没有直接统辖权,地方刺史接到任命是有权利拒绝的。</p><p>但同时李元瑷又握着他们的贬黜、提升的权力,故而除非李元瑷下令让他们造反,不然正常的调命,不敢不从。</p><p>地方上的兵士得命令之后,迅速出击,逮人拆庙,一气呵成。</p><p>信徒多多少少或有不满,但古往今来,民不与官斗的思想,深入百姓脊髓。</p><p>若非真的吃不饱饭,没有人会选择与官府为敌。</p><p>绝大多数的庙宇都没有掀起风浪,唯有个别意图反抗的,但面对朝廷兵士,几乎没有抵抗之力。</p><p>三下五除二的就给兵士缉拿下狱了。</p><p>李元瑷将肃清行动交由娄师德全权负责,并没有过问。</p><p>而是兴致勃勃的将苏州的结构图摊在徐珑的面前,让她挑选都督府的旧址。</p><p>徐珑见自己男人似乎成天不务正业,忙着自己的业余爱好,问道:“郎君就不过问江南事物?”</p><p>李元瑷得意洋洋的道:“这就是手下能干的好处,作为他们的上司。我只需要做好决策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给他们撑腰,掌握大局方向即可。”</p><p>他选择的四人,三个未来宰相,还有一个是千古名相的爹,也拥有非凡的潜力,寻常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劳心。</p><p>哪怕是肃清行动这种大事,李元瑷也放手施为,只等着娄师德汇报结果。</p><p>“为夫觉得这里很不错……”李元瑷手指着苏州城的东北方说道:“这里看起来较为偏僻,只是因为土地泥泞,一到下雨极为难走。但实际上只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在这些泥泞的道路上铺上石砖,细细修整,西可直达集市,南面是太湖码头,出行极为方便。”</p><p>徐珑难以抵挡自己郎君的热忱,跟着一并分析起来:“这里山明水秀,以郎君的本事,定能建造出一栋不一样的都督府来。只是这里离苏州府衙会不会太远,这政务处理,一来一往的,有些不便了。”</p><p>李元瑷颔首道:“夫人说的极是,这唯一的不足就是离苏州官府远了一些。不过不要紧,只要这都督府建成之后,苏州官府也得玩这边迁移。这事,我说的算。”</p><p>“……”</p><p>徐珑苦笑无言,只能道:“这样看来,此地可谓风水宝地。”</p><p>“那当然!”</p><p>李元瑷应答的理所当然,他指的这一块地方可是后世千古名园拙政园的旧址。</p><p>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这个时代拙政园的前身大弘寺都没出现了。</p><p>不过那片地域山水通灵,极适合修建园林。</p><p>李元瑷打算将都督府一分为二,办事公干在前边,后边住宿单独弄一个园林。</p><p>这样办事处就不会破坏园林的感觉,</p><p>对于自己的专业,李元瑷还是极为讲究的。</p><;/p><p>“……”</p><p>徐珑苦笑无言,只能道:“这样看来,此地可谓风水宝地。”</p><p>“那当然!”</p><p>李元瑷应答的理所当然,他指的这一块地方可是后世千古名园拙政园的旧址。</p><p>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这个时代拙政园的前身大弘寺都没出现了。</p><p>不过那片地域山水通灵,极适合修建园林。</p><p>李元瑷打算将都督府一分为二,办事公干在前边,后边住宿单独弄一个园林。</p><p>这样办事处就不会破坏园林的感觉,</p><p>对于自己的专业,李元瑷还是极为讲究的。</p><p>这地址定下,李元瑷看着周边的几栋庭院,吩咐人与他们商议,将之买下。</p><p>正当李元瑷在思考怎么规划自己的都督府,下人来报:“娄师德求见。”</p><p>李元瑷分得清轻重缓急,将手上的所有事物放下,高声道:“快,将娄参军请入府中。”</p><p>娄师德这一进大厅。</p><p>李元瑷的笑声已经传到了他耳中:“孤等参军捷报,望眼欲穿啊!”</p><p>娄师德心底涌出一股暖流,暗自忖道:“能够在吴王麾下效力,实在是三生之幸。”</p><p>他这一路走来,遇到过不少上司。</p><p>有亲力亲为的独揽好事的,有因嫉妒干略排斥下属的,也有啥也不懂的庸碌之徒。</p><p>如李元瑷这样,有能力掌控全局,却又敢于放手让属下去干,实在是太少了。</p><p>“幸不辱命!”</p><p>娄师德恭恭敬敬的对着李元瑷行礼道:“肃清行动成果斐然,对于吴王的命令,依照手中得到的消息,江南东道十六州刺史皆遵从吴王指令,调遣州府兵士,清理地方多余祭祀。迄今为止,共计抓获庙祝妖人两千三百二十一人,捣毁祭祀庙宇五百九十八处,共计缴获香火钱三万七千贯六百三十三贯,成果惊人……”</p><p>李元瑷听得吃数字,脸色微变:“有些骇人听闻,早听你说江南淫祀为祸,却未曾想到严重至此。百姓开智,任重道远。”</p><p>若非百姓盲目迷信,江南淫祀绝对不可能猖獗至此。</p><p>这一个个穷的叮当响的百姓,省吃俭用,却大把大把的用来求神拜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