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肃清行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元瑷瞄了下面一眼,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p><p>不展露一些本领,这一个个的人精哪里会服自己?</p><p>想要让部下服服帖帖,不只要有身份施压,还得在能力上有特别之处。</p><p>尤其是刘仁轨、娄师德、上官仪这样的大才,不露露手段,保不定什么时候给他架空都不清楚。</p><p>“好了,今日就到这里,我们且看娄参军的表演,以及周睿的反应吧!”</p><p>李元瑷心底是打算将周睿调离或者贬黜的,苏州将会是大本营。</p><p>苏湖熟,天下足并非空话。</p><p>苏湖得太湖之利,粮食一年两熟,较之其他地方一年一熟,二年三熟,相差不可以道理来计。</p><p>尽管李元瑷一口一个发展商业,但农耕肯定不能拉下。</p><p>中国终究是农耕民族,粮食是生存命脉,不能丢弃。</p><p>将苏州控制在手中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把自己人安排上去才让人踏实。</p><p>可不分青红皂白的拿人,势必会让江南东道人心惶惶,不利于长远发展。</p><p>故而先试试周睿的城府,若识得大体,那便让其在位置上多待些时日,找机会将他平调去别地任职。但若觉得自己是地头蛇,想要反抗,那正好有了借口,直接拿下。</p><p>不论如何,苏州刺史这官职周睿是不可能久待的。</p><p>等到了第二日,周睿似乎没有受到昨日的影响,反而热情的上门参见,询问是否适应,需不需要增添家具置办。</p><p>得知不必麻烦之后,也不觉尴尬,反而认真的说道:“吴王殿下千万不可与下官客气,您是苏州都督,下官是您下属,为上司效力,乃下官本份。您以后随意吩咐,下官自当从命。”</p><p>听周睿如此说来,李元瑷也明白面前此人能够当上一州父母官并非等闲,已经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抵抗不了,那就受着吧,还能舒服一些。</p><p>李元瑷也欣赏这种能屈能伸的官吏,只要他以往没有劣迹,时机成熟,平调去别的州府,继续仕途生涯。</p><p>“还真有事要你去办!”李元瑷说道:“你去将苏州城的规划图纸取来,我要选择都督府的住址。然后向百姓发一道公文,即说召集建造都督府的苦役,分做两批招募。一批包伙食,每天每人七个通宝,招募长期工另外一批,待遇一样,每人每天五个通宝,招募农闲工。人数各一千开外吧。”</p><p>他想了一想,说道:“对了,还要列出条件,必需是满二十以上的青年劳力。少年劳力,不管是不是天生神力,都不要。”</p><p>他要在江南普及文化,以提升江南识字率。</p><p>这二十以上的不强求了,大多都是有家室的人,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学习。</p><p>就算真有上进的,学出来都四五十了,还能干什么?</p><p>真以为姜子牙满大街都是?</p><p>周睿见李元瑷已经开始安排任务,精神一振,立马下去处理了。</p><p>娄师德这遇事退一步的怂货,干起正事来却丝毫不怂。</p><p>他并没招募长期工另外一批,待遇一样,每人每天五个通宝,招募农闲工。人数各一千开外吧。”</p><p>他想了一想,说道:“对了,还要列出条件,必需是满二十以上的青年劳力。少年劳力,不管是不是天生神力,都不要。”</p><p>他要在江南普及文化,以提升江南识字率。</p><p>这二十以上的不强求了,大多都是有家室的人,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学习。</p><p>就算真有上进的,学出来都四五十了,还能干什么?</p><p>真以为姜子牙满大街都是?</p><p>周睿见李元瑷已经开始安排任务,精神一振,立马下去处理了。</p><p>娄师德这遇事退一步的怂货,干起正事来却丝毫不怂。</p><p>他并没有立刻出兵,捣毁祭祀庙宇,而是不动声色的派人了解庙宇祭祀对象的由来。</p><p>将那些神经鬼怪,还有蛊惑人心的庙宇逐一记录下来。</p><p>有一些地方神话信仰,比如刘猛将。</p><p>刘猛将是驱蝗神,但在苏州境内不止于驱蝗,与百姓心底刘猛将是一位可亲可近的神。人们祭祀他,又会同他一起娱乐、游戏。江南春县迎神赛会都要抬出“老爷”游行,这里老爷大多指民众对各种神佛的尊称,百姓对于绝大多数老爷都是恭敬有加的,唯独对“猛将老爷”可以抬着背着他跑、跳,同他开玩笑,甚至把他跌得粉粉碎,民众以此为乐,这位“老爷”绝不会发怒。</p><p>也见百姓对于刘猛将这种“神”的喜爱。</p><p>类似这种信仰是百姓心底对于未来太平日子的一种期望,这种神是可以接受的。</p><p>还有一些就是地方上出现一位特别了不起的人物,或是清廉自守,或是贤明远播,百姓自发祭拜的名贤,也在接受范围内的。</p><p>李元瑷甚至觉得这些名贤,比冷冰冰的释迦摩尼更值得祭拜。</p><p>但有一些神是因为特殊原因人工制造的神。</p><p>如妖人为了蛊惑人心的吹捧出来的神,还有就是地方望族的祖先。</p><p>地方望族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他们家风家训就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他们对于家族的祖先崇拜,是为了维持家声不坠、光耀门庭而做出的规定或劝谕。有心人就将这种家族的崇拜转化成民俗,进而成为全村镇的共同规范和信仰,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