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来许多人说博客中的错别字,这是在所难免的,不去更正更显得现在他的真实性,因为恐怕会有一天,我并不承认我当初说过的话,反而去修改成我现在的观点,这就抹杀了当初的那个我,改变了现在的我,现在哪里的我?按照当初思想情态进化到现在的我。如此我就显得自相矛盾了,就是既没有逐渐和原则的人了。

  我有原则吗,没有,这两天连连续续发了多篇文章,显得极其没有规律性,没有了规律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由此我可以没有规律的把写完的东西想发的时候再发出来,我们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公之于众,不然你就是一个傻子,在此我没有贬低傻子的味道。

  有一篇文章是我提前写好的,却在我之前写的那几篇之后,所以要等都说完才能说说,2015年4月3日我给我所在的学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一自媒体发了一封公开信,名叫《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其实我哪里会有说三道四的权利,只是谈谈自己想法而已,并无多此一举,权当一些个人来信。

  至此,2015年4月5日,没有回复,哪怕是一句:“多管闲事”也是莫大的宽慰,我也是动了脑子的呢,而且我自认为动脑子动的极为前卫,是人所想到或想不到,或想到没有提、或没想到我一提就想到的东西,三点提示,一点建议,前三个我深思熟虑,最后一个纯属白送的。

  理想主义推动现实的发展,我一直认为理想主义没有错,凡事要有最好的设想,满足你的理想主义,就能满足其他,不满足理想主义的结局也是好的,不满足理想主义的开始就一定不是好的,正可以讲我们中学时代常提的励志话“努力不一定意味着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意味着失败。”凡事没有最好的打算,最美的设想,在当时条件下最高的要求,那没有什么成功可以谈,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无非就是在自欺欺人,**没什么不好的,但说起由此而生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和中学朋友打电话,想起中学时代的种种过往,好不让人留恋,但都已经过去,现在依稀还能记起走在学校与广场那条路上,身边是多年的朋友,唯一忘记的就是你很可能忽略了当时他们的样子,男孩子,女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呢,当时他们都在那里和你聊着什么,都已然过去,我现在都记不起当初的细节,更不用提老了再想这些故事,张小波微博发出:“生命之短,竟让幼童都急于回忆。”我在想,是时候抓紧吧该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等我们没事做,人老了的时候,就不再去苦心追忆,而是拿起这些文章,仔细琢磨当时的自己,看着当初的喜怒哀乐,感情是五味杂陈,好不让人留恋。

  前文提及了《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必是要公开的,以下即是原文。

  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

  早上的思绪还是混沌的,不过就是过于理想主义的我才开始写这一封来信,我希望凡事开始的初衷都应该是最好的,在一个集体当中是最完美的,至少在公众没有人异议的前提下,一个集体的运转是健康的。

  诸位所在的《光影志》团队带的公众平台自推出已经有两个月,虽说是自媒体平台,多余的建议和意见也本与外人无关,但随着诸位的传播意图,明显靠拢到了对外传播的层次上面来,所以我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发表:

  说是自己的想法,也基本就是看不惯或者看得惯却不痛快的地方:

  第一点就是带有目的的转发,而不是纯粹以为的分享。

  这应该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什么是朋友圈,自然是一个一个的圈子,这个圈子的人基本在你做一期推广的时候就清楚明白你在干什么,而你做的,就是及时将必要的活动“推送”到你的朋友圈,推广的技巧性我不懂,看到“不知道多少人敢点开”“不破千不睡觉”等样式的转发标题之后,觉得这msp;一封远古时代的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