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听完之后,吴夺得缓一缓。</p><p>天上掉下个大漏儿,似一个馅饼刚出炉。</p><p>这封信,写于1933年。</p><p>的确是齐白石的手迹!</p><p>1933年,齐白石出版,这本诗集的出版,得到了张次溪的不少帮助,齐白石写这封信,主要就是表示感谢,另外也提了一两句其他事情。</p><p>张次溪也是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曾主编、,也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职。张次溪曾经录、,和齐白石过往甚密。</p><p>实际上,齐白石的年龄比张次溪要大得多,而且可以说是张次溪的老师。</p><p>“世兄”这个称呼,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世交平辈,一种则是对晚辈的称呼。</p><p>即便是这样的关系,但是齐白石的信中还是很客气,除了“可预喜之”能看出有点儿长辈的身份。</p><p>吴夺平静下来之后,先将这张信纸放到桌面上,而后又拿了几张纸巾上下夹上,慢慢吸收潮气;而后,开始查询这么一张齐白石的信纸手迹,大概的市场价值是多少。</p><p>齐白石的画作,多有拍卖记录,这个好查,几亿的也不少见。但是,一张信纸手迹的价值,吴夺还是没谱儿的。虽然觉得也便宜不了。</p><p>一查之下,吴夺发现竟然有不少齐白石的信札拍卖,这里头除了齐白石本人,通信对象也涉及到很多名人,比如叶恭绰,比如娄师白,比如启功,等等。</p><p>而且,也有齐白石和张次溪的信札。</p><p>吴夺综合比对了一番,做了一个大概估价,就这一张信纸,价值应该在五十万起!</p><p>这不光是一张涉及两大文化名人的书信,这里头重点还有齐白石的书法艺术。</p><p>齐白石的作品,价值最高的自然是绘画,但是他的书法和篆刻,艺术价值也很高。</p><p>这个漏儿,的确来得太意外了。</p><p>天上掉馅饼,我正伸着手。</p><p>不过,吴夺也反向思考了一下,之所以能被馅饼砸中,和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也有关系嘛!</p><p>这本的原主估计没法考证了,因为老书店收的是旧书,不知道倒过几手,也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成批一堆书收的,还不知道已经过了多长时间。</p><p>因为这本画册比较大比较厚,所以老书店的老板也没有发现。这位老板功力不浅,若是被他发现,吴夺估计肯定也能考证出来。</p><p>平缓之后,吴夺再度仔细翻了一遍这本画册,再也没有其他发现了,既没发现什么夹着的东西,也没发现什么标记。</p><p>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身体,吴夺便靠在沙发上,开始看那本。</p>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