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考核与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又是一个大早,李平看早饭还在准备,就溜溜达达独自一人去了预备考核的地方,权当散步,却发现段强也早早的正在这里忙东忙西的准备。

  看见李平,段强几乎是求救似的立即凑了上来,他有太多的不明白需要李平指导了,而李平也早有预料,当仁不让的给他把起关来。

  段强这个人是李平当队长时的什长,也可以算是老部下了。他资质平平,才能也比较一般,既不能说会道,又和善谋武勇沾不上边,相貌身材更是普通的不行,几乎一个标准的农民形象,放在人堆里很难让人注意到他。

  但段强为人本份,也不爱斤斤计较,做事一板一眼,从不偷懒耍滑,该有的基本智商和英勇他也都具备,要不当初也做不到什长的位置上。

  李平一直对段强有所倚重,主要就是放心和顺手,而且也要做给其他人看。马永就非常明智的始终保持着对段强应有的敬重,人前人后都绝不抢段强的风头。

  所以,对于段强的困难和局限,李平会给他压力,但从不会过于为难他,也最有耐心去帮助和指导。而且,一般大的牵头性工作,李平也会交给段强去做,为的也是树立起段强第一亲信的形象。

  等李平吃过早饭,又休息了一会儿,再来时,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于是李平直接现场开始先出数学题,考试正式开始。

  26个什长(1个已战死)长和8个队长坐在准备好的简易桌椅上,很快就拿着毛笔笨手笨脚的写起来。

  文化课的考试其实很简单(当然是对李平而言),他们需要默写出30个汉字、一到二十的汉字写法和乘法口诀,并对李平出的百位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进行简单的乘除法计算。比较特殊的是,数字计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并采用从左到右的横写,李平的解释是为了方便高效。

  文化课之后,是分组进行队列指挥考核。

  接着是长跑、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一些基础性体能考核。

  最后是刺杀、弓箭等基本战斗技能考核。

  整个考核李平一直绷着个脸,表情严肃,并全程参与,所有考核的成绩都当场公布。

  虽然考核的内容还比较简单,程序上也有很多瑕疵,主要是准备时间比较紧,几个哨长以前又都没有接触过,而李平又因为伤病没能给予更多的具体指导,因而有很多考虑和设置还比较幼稚。

  但整个考核仍给了很多亲历者很大的震撼,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场面对他们而言就好比读书人第一次参加县试一般,紧张、严肃、茫然和刺激。

  李平希望这样的开端能让他的部队逐渐树立起骨干军官能者上的基本意识,并调动整个部队注重学习和训练的氛围。

  不过最后考核的结果却显示有2个队长、8个什长的成绩非常不好,已经不是合不合格的问题,而是惨不忍睹了,他们中有2个什长还是参加过前几日战斗的,至于整体成绩就更是一言难尽。

  看来,哪个时代的人都一样,不见点真章,没点儿压力,很少会有人主动学习和训练。

  考核过程中,李平比较关注两个人,一个是马兰,一个是徐长恩。这两人的文化考试都答得中规中矩,不靠前,但也不靠后,尤其是马兰考文化时急得满头大汗,坐在那里扭来扭去,字也写得极歪歪扭扭,不过却也都写出来了,计算也还马马虎虎过得去。但这两人的体能和作战技能考核都非常的出色,马兰的基础体能总评成绩还是第一名。

  考核完成后,李平看了下成绩,就命段强找人写出来张榜公布。

  四项考核总评第一的是一个叫吴冬的队长,他是胡忠山那个哨的,也是一个跟李平从河南逃回来的“老兵”。这人以前家里应该算是富农,曾跟乡间的落魄先生混过两年,识得几个字,因为性子比较刚强,在原来的明军中队伍中只是个伍长。当初队列会操时他也只是个中等,估计是受了程飞当时考第一被重视的刺激,一下子发奋起来。

  第二名是一个什长,叫周鹏,是马兰的手下,原是跟胡忠山一起的后生小子,以前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但聪明、好学、肯干。这样的综合考核捷径已很少,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第三名是马兰。这家伙还真没沾马永的光,听说马永经常训斥督促马兰,看来有人管着和没人管着还是不一样的。

  李平现场与吴冬、周鹏和马兰一一握手祝贺,勉励了他们几句,很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他以后提拔人,这个考核成绩就是基础,他们绝对亏不着。

  中午,李平吃了饭正打算睡个午觉休息一下,赵进却提着个小袋子来了。

  李平明白他这是有事,忙让傻大个儿刘三他们把好院门,自己则引了赵进在屋中坐下。

  刚一坐下,赵进却突然拿出几张纸来,并拿出一袋烟丝让李平自己卷烟写出来张榜公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