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战后总结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等李平回到自己的住处时,却发现有人在等他。

  等他的人是昨天来过的左梦庚那两名亲兵,他们看到李平,忙上前问好。

  李平有些奇怪他们有什么事,然而那两个左梦庚的亲兵却说是他们就是被派来当面问好的,并没有别的任务,然后就走了。

  李平莫名其妙了半天,后来才反应过来,这也许就是为了看他是否仍然还活着,毕竟回光反照这种事在这个时代也很常见。

  问了留在家里的另一个亲兵马广和刘小惠,上午来了不少人,有史明、王成武、李盛才、赵进,还有昨天来的那个左梦庚夫人的侍女,不过他们都问了下就走了。

  吃了饭,李平抓紧睡了一小会儿,下午他还有大事要做。这身体真是虚,而且一上午的折腾他也有些累了,但有些事既然已经安排了,却也不好收回。

  下午,在李平营中的一片林荫处,一百多名官兵(参战全体官兵及其他各哨什长以上军官)有些凌乱的围坐在一起,他们将在这里召开第一次战后总结大会。

  之所以选在这里,又对整齐就座没什么要求,李平主要是想让气氛不那么过于紧张,大家的心态可以放松一些,便于畅所欲言。毕竟这是第一次,本来人就容易拘束,要是都不敢说就没意义了。

  李平也坐在一张小椅子上,看人齐了,直接就做了开场白。

  “弟兄们,今天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大伙儿也都知道要干什么了。为什么,我一定开这个战后总结,我得先和大伙好好讲讲。

  上次战斗,我们一共有118个弟兄参战,阵亡了19个,伤了23个,伤亡是比较大的,我上午去了坟上祭拜,还去了卫生所看受伤的弟兄,心情很不好。

  在坐的,绝大部分都经历了上次的战斗,对这次战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想。也都知道,差一点我们就都和战死的弟兄们作伴去了。

  仗打完了,我们总得长得记性不是,别下一次同样的情况,我们运气不好,又没吸取这次的教训,全折在里面。

  而且打仗么,死伤在所难免,但我们细想一想,是不是有些伤亡是可以避免的?是不是有些弟兄是可以不死的?是不是可以不经受那么大的危机?

  我认为当然是的。

  这里面有我的问题,有各级骨干的问题,也有我们普通士兵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应对,就完全可以从容应对敌人的袭击,不仅可以赢的轻松,还可以把伤亡至少降低一半,让战果也扩大一半……”

  开场白,李平讲得比较多,有些话第一次必须要讲透,必须得把铺垫做好了,要最大可能的引起士兵们的共鸣才好。

  才讲了开场白,有人通传说王成武把总过来了,想旁听。李平忙叫人去招呼,并表示没问题。看王成武进来就直接找了一个角落坐在地上,也不多说,李平这才开始首先对这次战斗的得失进行剖析,有些事他得先打个样儿才好。

  “我认为,这次我们能够胜利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组织上比较好,部队的建制一直没有乱,这非常重要,打仗打的是集体,队伍一旦乱了就是被人围殴暴打,我们各级骨干应该说是发挥了最基本的作用,前阶段的训练是有效的,建立了基本的集体意识……。

  我们哪里做得不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是我,我最开始的决策没跟上,半天没想好怎么办,以至于最开始让部队处于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要不是马永哨长经验丰富,最先反应过来,我们的伤亡会更多,要是敌人最先冲击我们,我们恐怕就要伤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了。

  其次是我们没有形成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案,临战都靠指挥员和战士们现场去随机应变、去反应,这是来不及的,组织起来的难度也大,很容易造成混乱。

  还有就是部分骨干的作用发挥不好,都打了半天了,有的伍长、什长还在发愣;有的始终光顾着自己,对下根本不闻不问;反而有的士兵挺身而出,挑了大梁……。

  ……

  说了半天我们自己,我还得说说我们的敌人,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一面,二千多年前,有叫孙武的很伟大的大将还说呢,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敌人这次伏击应该说组织的很有特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他们七八百人,这么多天藏在山中不为人知,隐蔽工作做得非常好。事先的侦察也极出色,探子直接就在庙中与我们近距离接触,应该说摸清了我们的虚实。然后通过快速的隐蔽行军抵达了伏击区,进行了良好的伪装。攻击发起和故布疑阵都比较出色,几乎就把事干成了。

  但他们也犯了很多错误,有些甚至很致命,开始让部队处于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要不是马永哨长经验丰富,最先反应过来,我们的伤亡会更多,要是敌人最先冲击我们,我们恐怕就要伤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