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支军队的崩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好半个时辰,实际上整个左良玉的部队至少耽搁了一倍以上的时间。

  当发现左良玉的大军开始撤退后,受到惊吓和抢掠的其他三路明军反应之快令人咋舌,他们迅速组织并以更快的速度先跑了,反倒把左良玉的大军留到了后边垫后。

  一路走着,李平一直没有看到指挥引导和维持秩序的亲兵亲卫,也没有看到枕戈待旦的警戒部队,更没有看围绕大军的精锐骑探,各军各营只是大略聚拢成堆沿官道四散前行,也不知是天气闷热还是无所畏惧,所有军将都穿着薄衣,几乎没人披甲。

  失望和随之而来的担忧让李平开始心神不宁。

  李平知道这样的行军是很危险的,即使是21世纪的现代,在有通信工具的辅助下,大部队的夜间野外徙步行军也并不容易,对指挥与控制、部队的训练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强化对周边环境的掌控和建立充分完备的应急体系极其必要,否则一旦遇到突发情况,部队很容易陷入混乱。

  这么大的动静,李自成的部队不可能发现不了,李平现在只希望农民军缺少夜间的组织能力,否则一旦他们尾随或截击,就极易让官军陷入混乱。若是农民军再坚决一些,全力突击,左良玉的这支混乱大军必然崩溃。

  把生的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和无能上,左良玉难道真的只是个无能之辈?

  已心生惊悸的李平下意识地一边摸着马上装备一边不断观察着身边的道路,却注意到傻大个儿刘三扛着矛枪好长一段时间都在那里埋头步行,他与左近的哨内官兵离了一定距离并与自己靠得很近。

  李平好像想起了什么,就用矛尾拍了拍刘三的背,问道:“大个儿,你说这路你熟着呢。你家却在襄阳,回襄阳那么长的路你都能记得?”

  刘三转过头来憨着说:“队长,俺真的认路。这可不会骗人的,前几年没闹贼时,俺叔带着俺跑货走过多少回哩!几条道俺都认得,真的。”

  “你自己跑过么?”李平好像抓住了什么。

  “那年俺叔他们让贼军抓了去,俺就是自己一个人跑回去的。…也不知他是死是活,俺可就他一个亲人了。”刘三说着说着,情绪一下子低落了。

  李平沉默了一下,从马背边上的兜里拿出几块肉干和一个冷馍,低下身子递给刘三:“大个儿,饿了吧,拿去吃,以后跟好我,喝水的话自己在我马上解水袋。”

  “嗯哪。”刘三咧着嘴高兴起来。咬了一口肉干后说:“队长,大家都说我傻,都欺负我,可我知道你对我好,这我记得。”

  看着高兴的傻大个儿,李平突然不知该说些什么。

  经过大半个夜晚的行军,左良玉大军的南下速度正越来越慢,李平所在的小队伍虽有赵进、史明等人的奋力争路,但仍被裹挟其中走走停停。

  由于撤退的突然性,大部分的营伍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相当多的人马白天实际上没有休息,再加上后方开始不停传来小小的袭扰声,虽说骑兵们狠狠教训了那一小帮不安分的贼小子,并奔驰传话说“贼怯不足虑也”。但还是让很多人整夜都处于紧张状态,更进一步加剧了疲劳,很多队伍逐渐达到了体力的极限。

  不断有队伍沿着道路周边停下来休息,因为缺少统一和坚决的组织,休息的人马东一块儿西一块儿,遍布官道及周边,越来越严重的干扰到其他队伍的行进,再加上人、牲口、车辆混杂争路,堵塞现象越发严重,争吵甚至斗殴四处可见,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看着越来越拥堵的官道,李平越发焦躁起来,几次打马跑到赵进边上商量对策。

  在连续走了快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后,他们这支只有百十人的小队伍也已开始不可避免的越拉越长,赵进决定让众人和骡马暂时休息一下。

  经过简单的商议,他们选择到官道左边的一个空旷的小山丘上休息。

  这个小山丘虽说离着官道有七、八百米的距离,但周围地域开阔,却与撤退中的官军大队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距离。而且它正好位于官道的一个弯上,又有一定高度,寻常队伍多不愿费劲而僻静得多。关键是还很有利于观察,下了山又可直插而省路,倒也不会费太多劲儿。

  到了山丘顶,看着向南的远方一片漆黑,火龙线仅烧了短短的一程,他们这一路难怪如此劳累,原来已是走到了整个大军的最前列。

  在休息的当口儿,一名杜游击的亲兵独自离开去向杜游击报平安,另一名亲兵则被史明叫李盛才找理由给拉到了一旁儿吹捧。

  余下的几个现代人凑成一堆儿,决计简单商讨一下当下的出路。

  这几日,众人其实已多次互相讨论,借机离开另找安全窝、跟着官军谋出身、投奔农民军或逃到海外等等。但不管如何,赵进、史明和李平都认为当下最现实的就是先跟着左良玉的大的官道,李平越发焦躁起来,几次打马跑到赵进边上商量对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