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突然的撤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白天一切依旧,只是平静了许多,左良玉一天都没有调动部队再去与农民军过招,其他各路的明军也没有动静。

  在太阳落山的余辉中,李平开始清点队内士兵。

  这时,不断传来的马蹄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四处望望,只能看到个别一闪而过的骑影,应是几名骑兵在营中的各营来回奔走。

  只不一会儿,却见周边各处都传出人、马的喧哗声,虽说动静并不很大,却也引得全哨士兵到处张望、接头交耳。

  李平下意识的让队内士兵都检查好个人装具和武器,不得乱走,同时努力观察着周边。

  远处并无大的动静,应该不是敌袭,不知发生了何事?

  正在诧异间,却见赵进跑了来,各队长和什长急忙围了上去。

  赵进不等人到齐就急切道:

  “将军大人令,各军趁夜色立即后撤,暂退南阳。头十里地不得打火把,不得喧哗。

  游击大人令,收拾好细软,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后,拔营出发。游击大人已令1个把总带着精锐去其他几路官军营中借些骡马。”

  在众人一片的震惊和诧异中,赵进挥手止住了众人的发问:“不要问其他,这是杜游击派亲兵传的话,多了我也不知。让兄弟们快些把东西都收拾齐整,往小姐那儿集合,一会儿杜游击派人来接应我们和大队一起走。”

  说完,他扫视了一下几个队长,却对李平说:“李平,你们先不急去小姐那儿集合,你带着本队和我一起去再去别处找些骡马来。”

  说到这儿,他又面向另两个队长道:“我们若误了时辰,齐队长和王队长不用等,先行跟大队出发就是,我们自会追上。

  好了,现在赶紧收拾,快点儿,快点儿。”

  赵进最后的交待一出,队长、什长们立时散了,整个营地也混乱了起来,各种吆喝声不断响起,气得赵进在旁边直喊:“总兵大人不让喧哗!”。

  可此时,整个左军大营都热闹了起来。看李平已整好了本队,赵进也不再去顾别的,立即招呼着李平他们出营一路小跑而走。

  看来赵进早就侦察好了周边营寨的情况,摸着黑却走的极是熟练,左钻右拐了好大一会儿,带着李平他们直奔一处不大、但却看护较松的骡马圈集处,也不知这是哪营的。反正一大帮人冲将过去,趁着这伙儿明军还未反应过来之际,打跑了不多的呆瓜,抢了骡子和驴就走,并喝令众人不得贪心,每人只牵一头快走。

  至于马匹,他想都没想,反向大家解释:“乱时去抢骑兵的马圈不是找死么?不反被打跑也得耽搁大量的时间”。

  中间跟上来帮忙的史明倒也认同,不过回程中护了大伙儿一段之后,却和王成武共骑了一匹骡子返将回去。不多时间,却见他俩带回四匹马来,引得一片喝彩,没想如此悍勇。

  史明据说原本36岁,从小就练体育,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社会上闯荡,并凭自己的本事做起了驾校、物流等好几个产业,在当地颇有几分威名,也算是事业有成。

  而王成武则是那个奔驰商务上下来过的那个中等壮汉,原本30岁,他的亲哥哥和史明是高中同学,他本人当过几年兵,这几年一直跟史明做事,而且这家伙儿居然会用弓箭,而且用得还不错。穿越后,他也成了这赵氏宗族的护卫,18岁,约1米7的个儿,非常壮实。

  从这时两人展现出的凶悍劲儿上看,他们原来的自我介绍似乎并没有说假。也许到了史明的那种地位,除了面对公门他才会藏着掖着,而面对困境展示实力才应该是他正常的处事哲学,而且也更容易给他带来益处。

  此时,在朱仙镇以南的一个地势较高处,大明原平贼将军、太子少保,现总兵左良玉在众亲兵家丁的簇拥下正和一些心腹将官骑在马上严肃的查看着大军的拔营。(左良玉因去年围剿张献忠不力被降职戴罪立功)

  岁月毫不留情的在这个成名于辽东、曾令无数农民军惊惧避战的高大而健壮的汉子身上蚀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腰虽努力的挺着,但却难掩老态与虚弱。

  看着总兵大人长舒了一口气,左良玉身边的一个将官在马上抱拳问道:“将军,真的不去知会督师大人吗?若是朝廷怪罪下来,您不知又要吃多少委屈。”

  左良玉的脸本就赤红赤红的,听到心腹提到督师却是全黑了,只听他怒到:“知会又有屁用!他丁启睿一个文人懂得什么?贼军势大,本只能缓图,不可急促。现我军粮、水不足,军心已是不稳,战已不可为,而这书呆子今日竟逼迫众军明日与贼军决战,这与送死有何分别?我等今日若是不退,明日他鼓动别部乱来,必大败也。”

  听着众心腹一片应声称是,左良玉又缓了缓语气道:“我部一撤,这大动静,这丁呆子岂能没有说假。也许到了史明的那种地位,除了面对公门他才会藏着掖着,而面对困境展示实力才应该是他正常的处事哲学,而且也更容易给他带来益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