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2章河里的石头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和官位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过雄厚文化而世代居官,由此建立了崇高门望,垄断了官场。



    凡是垄断,必然产生腐败,这几乎是定律,可比宇宙三大定律。



    这个世袭制的官吏垄断体系,原本在汉代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就是在『汉承秦制』的初期,因为战国之后前秦阶段的剧烈政治变动,导致从周朝而来的许多世袭旧贵族开始退场。



    众多古老的高贵世家衰败了,新世家的形成还有待时日。在这个难得的『空档期』之中,华夏整体的社会一度呈现了非常鲜明的平民性,再加上春秋战国之时的诸子百家,使得华夏文明在这一段时间发出来的灿烂之光,绚丽千年,直至后世。



    刘邦那个时候,因为众多的功臣将领,都是来自于之前社会的中下层,刘邦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大臣们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到了刘秀年代,就有所不同了,首先刘秀两个老婆,就鲜明的表现出了娶对了老婆,可以少奋斗二十年的理论,然后刘秀先后『娶对』了两个,至少少奋斗了四十年……



    儒家先天上的拿来主义的特长,嗯,这倒不是什么贬义,只是一个事实,使得儒家在华夏之中呈现出适用性极强的能力,但是也同样使得知识、权势、财富三者开始合体,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结构。



    然后后世儒家几度推崇周礼,其实未必是真的认为周礼有多么好,而是为了维护这个『铁三角』不被打破。



    若是社会动荡,地方豪右就经常起兵投机。两汉之交,很多豪右、着姓投入了天下逐鹿。若投机成功,就摇身一变为开国功臣了,进而成为显赫家族,然而社会稳定了,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所以占据了大量人口财货的地方豪右,先天上是不愿意社会稳定的,或者说不是那么稳定的……



    大汉朝堂上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持续的打击地方豪右,甚至开创性的设立了回避制度,可是依旧没能改变太多,因为在河道之中,还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块。



    宗族。



    斐潜已经用巡检在侵削属于宗族的一些权柄了,但是这个侵削下来的东西,稍不留意就会重新贴回去,毕竟巡检制度只是属于斐潜『创造』出来的,大体上在当下只能算是『临时性』的,『地方性』的,并不能像是『三礼』一样,成为规范性,统一性的东西。



    宗族们在乡里所施展的是官方和非官方的双重权力。简单来说,就是黑白两道都有,这对于普通百姓杀伤性是很大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拥塞河道的大石头。



    斐潜想要将其砸开,仅靠他自己,亦或是庞统诸葛瑾这些人是不成的,因为宗族是天下人的宗族,是华夏部落制度的遗留物,不是斐潜一两句话,或是巡检搞个十几年,几十年就能消除的。



    宗族不是存粹的坏,在当下生产力的阶段,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那句话,头孢和酒分开来,问题都不大。



    就像是儒生和权柄,知识和金钱。



    而这个分开来的章程,也一样是规矩。



    这才是青龙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