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备(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方好像有点发抖,他为了放宽一点尴尬,移步地更小心了。终于,他看清了女孩的脸。和自己差不多年龄嘛。他漫不经心打量了一下。

  姑娘没有了相距甚远时的霸气,反而透露出一点可怜。诸葛亮也给整得和被灌了两坛酒一样,迷迷糊糊,都觉得嘴皮子重,开不了口。

  “你好!我叫诸葛亮。今年九岁。我刚才听到你哭了。”他主动伸出手示好,想与对方握手言和。这姑娘却警惕地看着他,把手紧紧藏住。他这才反应过来,古代男女是要避嫌的,于是连忙说“对不起”,解释了自己刚才的行为。

  对方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照着他的模版说:“你好!我叫步练师,我……忘了我几岁了。”最后一句她憨笑着挠了挠头。诸葛亮此时却想狠狠扇自己一巴掌清醒一下,不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自己怎么所见这么丰富呢?

  他这次真正注意了一下步练师的形象。穿着很朴素,脏兮兮的,还有几个破了的补丁,看来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再糅合进自己——好歹满分一百有九十分的历史知识,他大概判断出了步练师的情况。不过有一点,步练师现在不应该在安徽吗?咋还跨省了?

  “你家不是在庐江吗?”诸葛亮未能三缄其口,脱口而出,旋即意识到唐突,却死也找不出辩白的词语。不过步姑娘没理他那茬儿,直接坦白道:“曹操那厮兵多将广,攻下了庐江,他那士兵就过来和土匪一样抢劫,把我们都抢得活不下去啦!喏,看看我,原来我和娘还能自给自足的,现在成这样了。娘还把我晾这里,好久没回来了。”她的话风愈来愈犀利,简直是咬牙切齿,最后却画风一转,抽泣了起来。

  诸葛亮一边安慰她一边想,我去。正好他好几个月没见荀彧了,只是偶尔来他家逛逛。郭嘉也是。他一直以为荀彧是去奔走各地呼吁“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呢。看来没有。他家还没搬走。

  曹操都打到安徽了,咱这河南还会远吗?!

  奉孝真是明智。我回去提醒一下父老乡亲。

  当然,现在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帮步姑娘找娘,自己东西该买买了,对方又对自己敞开心扉,就算单纯出于礼节,也是要帮着想办法的。

  他陆陆续续问了她一些问题,有的是来调节气氛的,有的是正经问事的。步练师很愉快地和他一唱一和,最后诸葛亮也实在没有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干脆和她闲聊了,虽然场景有的突兀。不过通过对话他猜测,这位步同志的母亲应该只是去做事情了,会回来的。便放宽心聊,聊风景聊生活,反正总是有共同话题,至于为什么他和一个货真价实的小孩子能聊这么投机,说他童心未泯,或者热爱历史都行。

  这不,没聊半个小时,一名女子急急忙忙跑过来,把诸葛亮推一边——不消说,肯定是对方家长。只见那女子又急切又苦口婆心地骂道:“你怎么走这么偏僻的地方,不是叫你在那里等我回来吗?”女子突然反应过来,恶狠狠瞪着诸葛亮,指桑骂槐道:“小师,如果遇到什么乱七八糟地伪君子、不良少年,死命打回去。端庄是平时的。”

  “妈,您误会了……”解释了好久,终于解释清楚。女子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轻轻点点头,对诸葛亮和颜悦色道:“小子,好久没有像些问题,有的是来调节气氛的,有的是正经问事的。步练师很愉快地和他一唱一和,最后诸葛亮也实在没有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干脆和她闲聊了,虽然场景有的突兀。不过通过对话他猜测,这位步同志的母亲应该只是去做事情了,会回来的。便放宽心聊,聊风景聊生活,反正总是有共同话题,至于为什么他和一个货真价实的小孩子能聊这么投机,说他童心未泯,或者热爱历史都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