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军事的区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欧洲确实乱了,可混乱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局势失控的只有俄罗斯帝国。

  明显是各国看战争胜利在即,提前将俄国人踢出局,减少一个争夺战利品的。

  何况,陷入混乱的也不光大陆联盟,大洋联盟同样后院起火。

  不列颠陷入了罢工反战浪潮、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双重冲击,大英帝国同样需要时间灭火,短时间内无力发起全面反击。

  合众国闹的就更欢了,不光爆发了反战浪潮,部分州甚至单方面宣布退出战争。

  想加入就加入,想退出就退出,仿佛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就是任性。

  遭受战争冲击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做出的反应就更激烈了。

  1905年7月24日,波哥大发生政变,原来的共和政府倒台,新政府正在积极展开外交行动,想要退出这场战争。

  能不能全身而退不知道,反正对第一个退出大洋联盟国家,维也纳政府很给面子,前线已经停火,就等谈判结果了。

  墨西哥自从马西米连诺政权倒台之后,就陷入了军阀混战中,中央政府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统一。

  这样的国家,显然不具备对外发动战争的能力。

  墨西哥共和政府能够维系到现在,英美都是出了大力的。要是没有国际势力介入,有维也纳政府支持马西米连诺的复辟早就成功了。

  参与这次战争,完全是背后老大施加了压力,加上合众国确实派出了援兵,这才鼓足勇气梭哈了一把。

  然后,悲剧就开始发生了。寄予厚望的合众国精锐部队,刚上战场就上演了一出花样式送人头。

  尽管墨西哥军队也是乌合之众,可是内战打得多了,大家的战斗力没怎么涨,但是战场上保命的本事却蹭蹭上涨。

  诡异的一幕就出现了,同样是打了败仗,墨西哥军队的伤亡还不足美军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参战的墨西哥军队,可是美军人数的一倍。

  亮瞎眼的伤亡数字,落到墨西哥军阀们眼中,就得出一个——“合众国精锐战斗力不如自己的结论”。

  这个结论一出,大家对大洋联盟赢得战争直接丧失了信心,至少中美洲战场是没有希望。

  为了自身的利益,一个个都在准备后路。某些原本就倾向君主体制的家伙,甚至公开打出了马西米连诺的旗帜。

  南美各国也不太平,号称“南美三强”的巴西、智利、阿根廷,同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

  亲英派虽然势大,可亲奥派也不是白给的。之前不列颠拥有海权优势,大家不介意跟着沾点儿便宜,现在局势逆转,当然要变脸了。

  原本还对战场上没有取得突破懊恼,现在就只剩下庆幸了。战场上没有突破,就意味着尚未造成太大的实质性伤害。

  伤害越低,拉的仇恨就越低,抹平仇恨需要付出的代价自然也会越小。

  不要脸一点儿,还可以将责任推给英国人,声称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被迫卷入的。

  递交一份投名状,丢几个替罪羊出去,再赔点儿损失,事情就这种过去了。

  类似的案例,欧洲历史上早就屡见不鲜了。美洲各国脱胎于欧洲,自然没少受影响。

  对大洋联盟很多国家而言,欧陆联盟陷入内乱,正是大家下船的最佳机会。

  错过了这个时间点,再想要全身而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不是这么一星半点儿了。

  看看神罗外交部的忙碌情况,就知道马上就会有大事发生。

  ……

  仿佛是受到了刺激,陆军大臣费斯拉夫:“现在发起登陆作战,这不可能!

  英国人的实力犹存,不打掉敌人的空军和海军,登陆的风险太大了。”

  “海狮计划”,实施起来可不简单。原时空德三帝国就失败了,现在神罗的局势虽然更好,可英国人的海军、空军主力都还是好好的。

  万一登陆进行到一半,敌人突然拼命爆发一波,那就事情大发了。

  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在生死存亡之际,都能够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可不是后世的病牛,在危机时刻,绝对不缺乏拼命的精神。

  外交不太平,号称“南美三强”的巴西、智利、阿根廷,同样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