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3章 吓人的郑三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郑三生选择讲解的第一个物件是那面铜镜。只见铜镜镜缘齐直、棱角分明,边缘处更是有些许绿色透出。

  “我们知道,对于铜镜的鉴别可以从看、捻、听三个方面来辨别。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配比不同,因此发出的声音也不同。眼前这面铜镜,从音质上可以听的出来,声音比较低沉、圆润,是为真物件。”

  “再者从看这一点上来说,即便是已经流传多年,这面铜镜未曾被锈迹腐蚀的地方照人影时仍旧不显扭曲。而从外形上看,银锭钮居多,这是明代铜镜的特征。”

  “最后从捻的角度上来看,现在能够看到的铜镜都是出土的,埋在地下数百年上千年,使得其铜制疏松,重量变轻,这一点也是纺织品难以达到的水准。因此结合各方面的考证来看,这面铜镜都是明代铜镜的真品。”

  说到这里郑三生稍稍停顿下,现场不少人跟着点头。能够参加这次大会的人,对于这种程度的判别还是有几分水准的,自然听的明白郑三生所言非虚。

  不过他们最感兴趣的反倒不是铜镜的鉴别,更多的还是郑三生对于其中典故的描述。

  片刻后,郑三生再次开口道:“这面铜镜背面雕琢有大树、两位士子还有飞鸟牛马鲤鱼,远处更有妇人牧羊。而从这些描述上,所能联想到的典故便是‘柳毅传书’。唐代传奇作家李朝威的《柳毅传》中有写道: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见又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郑三生这段刚朗诵完,台下不少人都恍然大悟,台上几个没答出来的,更是悔恨交加,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怎么没想到呢!这铜镜上所描述的典故不就是这段么!”

  “哎呦我去,刚刚还一头雾水的,他这么一说,不就是这个么!”

  谢文轻嗤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谁答不出来似的……”

  郑三生稍待两分钟后,再次走到下个物件之前。乃是那个金带扣。

  “金带扣最早是从西周开始流传,一般是用来挂东西的,而能使用金带扣的乃是当时的权贵官员之类的。台上这件从外观风格上来说,比较偏向于辽金时候的风格,但是从带扣上所绘制的图案来说却又跟辽金风格相左。”

  “我们都知道,辽金属于游牧民族所建的势力,他们更崇尚武力。可是这个带扣上所绘制的图案,却是数名文士还有香车。这明显不符合辽金的审美。再加上带扣的重量也偏重,并不符合辽金时期的足金成分配比,所以这带扣是假的。”

  “但是呢,带扣上绘制的图案却是有典故的,乃是文王访贤。也就是文王请姜太公这一段。司马迁所著《史记·齐太公世家》上有云: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

  因为姜太公钓鱼会文王这件事的广为流传,这个典故倒是不难猜到。现场也有不少人猜测到。但让他们像郑三生这样,张口就将《史记》中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背下来,却是极少人能够做到的!

  现场再次响起自发的掌声,还有对郑三生的夸赞声。

  谢文见到这样的情形,心头越发的嫉妒。这种出风头的事,本来就该他来才对!他满是不忿的说道:们更崇尚武力。可是这个带扣上所绘制的图案,却是数名文士还有香车。这明显不符合辽金的审美。再加上带扣的重量也偏重,并不符合辽金时期的足金成分配比,所以这带扣是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