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春天来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春耕的曲辕犁只做出来两台,尽管制衡领着人24时不间断的赶工,生产出来的铁具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春耕的需要,春秋时代完全依靠人力的生产力水平,还是太低了。

  曲辕犁的木质结构部分,是邱领着做的。周书灿原本想把这些事交给吕他做,但是邱抢先把仲子家的木工匠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在邑做山里营地使用的板凳,使得周书灿不得不把曲辕犁木工部分的活,也由邱领着做。

  吕他改为负责卖砖,也恰巧当初不让他背煤的就是卖砖,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青砖的销路并不是太好,有免费的黄泥可以砌墙,人们还领悟不到青砖的好处。周书灿不管那么多,仍然让邱最大量的烧砖,反正到处都是空地,青砖也不怕偷,烧好的砖放着就是了,这也不会坏。现在闵家人手不够,还没有能力修盖房屋和邑城墙,储存大量的砖,等有实力了再一气呵成。

  邱负责砖窑和木匠的工作,两项工作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现在,普通的邑民和奴隶已经不把邱当成奴隶,人们看到他都是远远的喊一句:“邱总管。”

  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周书灿不喜欢“宰”的称呼,直接把各种管事的起名桨总管”,总管下面有队长和组长。闵家就这点人,三个称呼足够了。当然,有称呼的人就会多拿钱,周书灿又给三个等级的人定了奖励,只是这奖励要等到分粮食的时候才能兑现。

  尽管邱已经是总管,他还是每晚坚持到周书灿的屋,睡在柴草上。他自由出入闵家,包括闵父在内的闵家人,也不再把他当奴隶看待,有时候跟其他人提起他,也会随其他人“邱总管”怎么怎么……

  闵父对于周书灿把家臣的称呼,定位“总管”“队长”“组长”并不介意,反倒是很稀奇。闵家现在闵父被称为“主公”,周书灿是“公”,需是“二公”,蒙是“三公”,而继母没有称呼。

  不是不能对继母喊“夫人”“太太”什么的,是周书灿不敢随便给继母安一个称呼。春秋时期,只有周子的老婆才能称“后”,文献里对各诸侯的老婆是直接称呼名字,即使有个别称“夫人”称呼的,也是和后世的不一样。

  闵家这样地位的人家,继母的地位直接呼其名就可以了,他讲究太多,真的是麻烦会很多,他害怕其他已婚妇人跟着学,那岂不是乱套了。好歹他是学先秦史的,也得尊重点历史啊。

  农耕由闵父和乙负责,还是由邑中的女子完成,真的是没有可用的男子了。邑连四、五十岁的老人和五、六岁的娃娃,现在都被派上了用场。除了哇哇待哺的婴儿,几乎没有人能不工作。

  两台曲辕犁当然不够使用,铁铧犁还是在春耕中起主要的作用。周书灿佩服春秋女子们的坚毅和不屈不饶的精神,她们吃的比男子少,干的活却一点也不比男子少。周书灿提议闵父给女子们的秋后结算,比男子多一成。

  邑中的粮食不多了,包括山中营地干活的男子,都被限制了饭量。虽然是进入春是和后世的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