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怀璧其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闵父颤巍巍的声音道:“子骞,这个舆图是山神给你的?”

  伯牛的反应比闵父更强烈,他是人高马大的那种人,又因为长期做苦力活的缘故,身材看上去很魁梧。他“扑通”一下,重重的跪下来,面带恐惧的冲周书灿不停的叩头,嗓音变音的喊着:“山神,多谢山神……多谢山神,民一定不辜负山神的希望。”

  周书灿被二人搞糊涂,傻愣愣的摸摸脑袋,这闹的是哪出?

  “父,伯牛,你们这是?”

  闵父上前一把抓住周书灿,声:“子骞,山神赐予你的舆图你要好好保管,再不可展示出来,不然会给你惹麻烦的,为父只想你好好的长大。”

  周书灿瞬间明白闵父的意思,这是怀璧其罪啊,感激的点头示意。

  他不知道闵父知道不知道“怀璧其罪”这个典故?这是齐桓公时代的故事,齐桓公卒于公元前643年,比现在时间早一百多年。但是记载这事的是左传,左传可是公元前403386年写作的,实际成书要更晚一些,到了战国中期。

  另外,“怀璧其罪”这句话还有前句,完整的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完整的句子意思和单独“怀璧其罪”截然相反了。

  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意思就是: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

  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

  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

  ……

  周书灿走过去扶起来浑身颤抖的伯牛,又看看也是焦虑不安情绪的闵父,安慰二人:“父,伯牛,你们不要担心了,我会心的。今日在场的只有你我三人,现在也没有纸墨,我若不画出地图,你们怎么知道我家的具体位置?现在,你们不仅知道我家的具体位置,也知道了我家旁边的这三面大山里,有多少的宝藏。只要我们去拿过来,我们家族的兴旺发达指日可待。”

  闵父冲东南西三方躬身长作揖,大声道:“感谢山神赐福我闵家,我闵氏一族定不会忘记山神的大恩大德,子孙后代也会谨守山神的旨意,让闵氏一族长长久久的绵延下去。”

  伯牛跟着闵父也是冲三方鞠躬,嘴里不知道唠叨嘀咕什么,终因为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