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喜中带愁(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过很多人来,写过许多幅联,女尼住持都不满意,而没有采纳。

  住持闻说,夏英华是当地显赫的夏家才子,又是个悬壶济世知名度极高的郎中,遂不惜高价,派人来聘请夏英华来替她们撰联。

  女尼住持吸取以往的教训,今番她除了要求夏英华,根据庵前新辟的大道,及庵的两扇新大门的形状撰联,还特别要求对联要蕴含禅理,喻意吉祥。

  夏英华听后,微微一笑,然后满口答应。

  届时,全庵尼姑出来诵经,鸣鞭炮观看贴联,以表示郑重其事。

  夏英华即席挥毫,提笔题曰:

  一道直直,

  两扇开开。

  尼庵女住持和众年轻尼姑,围绕着诗句描述的形象,展开联想、想像。

  她们思虑了好一会儿,噢——这不是明借门扇,暗地里侮辱,与贬低我们女尼么?

  众尼姑有的满脸怒容,有的羞红了脸,连观看的人,也望文生义地认为太粗俗了!

  心直口快的人,更是纷纷谴责说,这副门联简直是对女子的侮辱!

  而且含有羞辱庵堂圣洁之意,罪孽深重啊!

  年轻的女尼住持本来修为很高,一向很有涵养,性情柔顺。

  此时,她的两颊,也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发作。

  夏英华察颜观色,他见状后,微微一笑,接着挥毫续写:

  一道直直西天路,

  两扇开开佛地门。

  尼庵的女住持和众尼姑看后,脸色缓和,不由得转怒为喜,观者无不翘指叫绝。

  夏擎天觉得这个孙儿,就是有“逆挽法”思维,先抑后扬,让人惊喜交加,捉摸不定。

  孙儿自小,反应敏捷,很有急才。

  夏擎天不禁想起,这个孙儿十二岁的一段往事:

  这天早上,夏英华无声无息地来榴花苑玩,石榴尚未成熟裂开,火红的石榴花却开得灿烂。

  夏英华玩了一会儿,口渴了,看见前面是榴芳阁,冒失地直闯入内。

  他刚一跨步,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时,看见在芙蓉帐里,睡着两人。

  他猛想起:这不是爷爷,与昨天刚娶入门的五姨太?夏英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夏擎天正与五姨太董卿,缠绵缱绻,激情澎湃。

  夏英华这么一冲,夏擎天正与董卿,登时吃惊不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