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在曹贼与蜀汉大战之机,诸葛亮为了牵制魏军,又与新城太守孟达暗通书信,劝其起兵叛魏,而孟达自曹丕死后,便渐渐受到冷落,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地位,孟达便在蜀魏之间玩起了脚踏两只船的把戏,诸葛丞相知孟达反复无常,为了逼其叛魏以牵制魏国的部分兵力,诸葛亮便派郭模到魏兴太守申仪处诈降,并有意将此事泄露,孟达闻知与诸葛亮的密谋被泄露以后,便准备马上起兵。不久,魏兴太守申仪又将此事密告于司马懿,司马懿接到书信后,本不想多管闲事,可是最近一直有人在陛下身边说他坏话,所以他决定立下一番功劳,也好堵住悠悠众口,司马懿害怕孟达突然发难,便先给他去信,说此乃汉丞相诸葛亮的离间之计,自己绝不相信孟达会反,孟达收到司马懿的信件后,大喜,一时倒开始有些犹豫不决,不知是降汉好还是继续呆在魏国,诸葛亮将此事故意泄露给司马懿后,便知司马懿必会准备奇袭孟达,于是他又写下书信让人星夜送于孟达。

  孟达见过诸葛亮书信后,大笑道“人言孔明心眼甚多,如今观此事我算是知道了。”说完便写下书信星夜送于孔明处,诸葛亮见信中写道“丞相还请稍安勿躁,我以为并不需要惧怕什么司马懿,您看,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而至新城又有一千二百里。司马懿知我起事,必先报于魏主,而这信件来回之间,差不多就要一个月的时间,等司马懿领旨前来,我的城池早已加固,诸将与三军也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就算来了,又有何惧怕的呢?所以还请丞相宽心,只需要等待我的捷报。”诸葛亮见信之后,将信掷于地上,捶胸顿足道“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马谡闻言问道“丞相为何如此说啊?”孔明答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司马懿作为托孤老臣,其人论谋略并不输于我,你想他又怎会静等一个月?我料其不会向朝廷奏报,并会在十日之内,领兵直扑孟达,孟达如今托大,便没有防备,所以孟达必将死于司马懿之手。”

  果然,事情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闻知孟达欲反后,并没有上奏朝廷,而是已经暗中聚集兵将,准备乘其不备奇袭新城,司马懿聚集起兵将后,便对着将领发令道“新城太守孟达欲反,所以今日出兵,你等需给我极速行军,务必做到一日行二日之路,如迟未到者立斩。”众将闻言皆不敢怠慢。魏军加速行军,不过八日便敢到新城之下,孟达见魏军如神兵天降,便写信于诸葛亮道“我想要举事,可司马懿不到八日便兵临城下,实在是太出乎我意料了!”司马懿丝毫不会给孟达喘以之机,他下令兵分八路攻城,仅仅用了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与部将李辅便开城投了降。魏军随即入城,便擒下了孟达,孟达还欲狡辩,司马懿又令人从房中搜出孟达与诸葛亮的来往书信,物证在手,司马懿遂下令斩了孟达,不久,书信传到魏主曹睿处,曹睿大喜,又教将孟达首级送往洛阳街市示众。

  司马懿回到洛阳后,曹睿是亲自接见了他,又问“对于吴国和蜀国,我们应该先讨伐谁?”司马懿回道“吴国兵士们认为我们北兵不习惯水战,所以他们才胆敢散居于濡须山上。臣以为只要扼住敌军的咽喉,便可直击他们的心脏,而夏口和东关就是吴军的咽喉,臣觉得我军可一边从陆路假装杀向皖城,一边派水师乘机奇袭夏口,只要拿下夏口,我军一定可以大破吴军!”曹睿听闻后深以为然,便命司马懿屯兵宛城备战。过了没几日,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献城来降,周鲂还派人说了七件事,并说只要按照他的去做,东吴即日可破!”曹睿闻言赶紧召来司马懿商议,司马懿一见周鲂书信,便知其中有诈,但是为了独掌朝劝,司马懿决定这一次定要设计除去曹休,于是他向曹睿说道“此言甚是有理,恭喜陛下吴国当灭。臣也请一军以协助曹休。”

  就在曹睿要答应之时,建威将军贾逵出班说道“吴国人最爱诈降,陛下不可轻信啊!臣知周鲂乃智谋之士,所以这一次很可能又是吴人使的诈降之计。”司马懿急道“贾逵将军之话说的在理,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臣以为周鲂之言也不可不听。”曹睿想了想,便令司马懿与贾逵一同前往协助曹休,二人随即领命而去。不久,曹休便率领大军直取达首级送往洛阳街市示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