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阖府一焚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外面官军的呼喊,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刺耳,即便是个聋子,也能够听得一清二楚。

  更何况,年纪尚轻的湘王朱柏呢?

  湘王府的门外,曹国公李景隆越发的得意和放肆起来,呼喊的声音也越来越没轻没重:

  “王爷紧闭大门,听天子诏令而拒不请安,莫非已经有了谋反之心不成?!上天有好生之德,李某也不是那种不讲情面的人,只要王爷打开王府大门,恭恭敬敬的跪地请降,我自然不会计较殿下怠慢圣旨的罪名,否则的话,我麾下的官军,那都是从京城里抽调出来的好手,如今已经团团将整个湘王府周边给围住了,只要我一声令下,只要王爷执意要对抗朝廷的话,大军合力攻击之下,搞不好便会误伤到王爷,我想王爷不是那种不识时务之人,朝廷的心意和决定如何,我们无法更改和决定,我等也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还请王爷不要为难我等,不要让我等难做!更不要让自己安上谋逆和大不敬的罪名!殿下打小就文武双全,京城之中无不满城皆知,可切莫做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扼腕之事啊!”

  就在曹国公李景隆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开始劝闲的时候,包围王府的众多士兵便开始了紧急的调动和跑动,一时间响动巨大,整个王府里的护卫和家丁们也吓得开始纷纷发抖起来!

  湘王朱柏的心,整颗心就像是沉到了谷底,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阴沉和不愉快起来。

  朱柏是朱元章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朱元章的20多个儿子中,有那不成气候,让朱元章一天到晚数落地。也有博学多才,让朱元章打心眼里喜欢的。

  而朱柏,属于后者。

  朱柏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绘画书法。朱元章有时会兴致勃勃地,吟诵几句自以为非常好的诗句,之后便让朱柏抄写下来。

  由此可见,在朱元章心里,朱柏的书法是很出众的。

  后来,大才子解缙曾见过朱柏的书法,对其仔细欣赏一番后,表示出大大的赞扬。

  朱柏不仅有文人的素养,还喜欢谈论军事。因他是1371年出生的,那时朱元章已经登基三年。

  朱元章画像

  所以作为皇子,朱柏在饮食、营养各方面,还是非常富裕的。

  出于此,喜好谈论军事的他膂力过人。有时间了,他便纵马持弓,锻炼一番。

  朱柏的童年、少年时代,与吃不饱肚子、亲人去世都无处安葬的父亲朱元章相比,何止幸福一千倍、一万倍!

  遗憾的是,朱柏的人生结局,却无法与朱元章相比。

  1378年,年仅8岁的朱柏,就被朱元章封为湘王,1385年,15岁的朱柏要离开南京,离开父亲,前往封地荆州。

  朱元章作为一名父亲,在每个儿子前往封地与他离别时,他都会送给儿子一条玉带。

  临行时,他让儿子佩戴好玉带,然后自己望着儿子的背影、望着玉带上那精美的装饰,朱元章的内心百感交集。

  他既舍不得儿子离开自己,同时又希望儿子去封地后,善待百姓,成长为他心目中贤王的样子。

  朱柏向朱元章辞行时,也佩戴好了玉带,但他并没有转身,留给朱元章一个儿子的背影。

  他是一直倒着走,与父亲四目相对。

  当朱元章问他为何不转身前进时,他含泪答道:儿子不能背对着父亲!

  朱元章听了,当即老泪纵横。

  如果朱元章不是皇帝,如果朱柏不是藩王,那么,朱柏必是个能在床前侍奉父母的孝顺儿子。

  朱柏到封地荆州后善待百姓,广招贤才,为此,他还专门修建了景元阁。

  在景元阁里,他让许多贤才对古籍进行校正、整理。

  朱柏的二哥秦王朱樉,与朱柏大不相同,他在封地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朱元章曾恨铁不成钢地骂朱樉蠢,甚至还警告他:等我死了,你的哥哥若惩罚你,你也不要怪你哥哥,因为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结果,未等到朱元章去世,作恶多端的朱樉,就被三个受不了他的老宫女给毒死了。

  朱元章得知后,百感交集地说道:朱樉死有余辜!

  作为父亲,如此评价儿子,可见他对朱樉是多么的失望。

  与朱樉相比,朱柏到封地后的所作所为,真可算是个贤王,他虽未留下什么值得歌颂的事迹,但是祸害百姓的事情,他一件也未做过。

  朱柏所在的封地荆州,总体来说比较稳定,但有一次,常德发生了一千多个降兵的叛乱事件。

&必是个能在床前侍奉父母的孝顺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