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朱柏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么大的动静要说在王府里的湘王朱柏一点都不知道,那根本不可能,要知道朱柏这个湘王,从小就非常的热爱兵事,甚至和他的哥哥燕王朱棣一样,达到了非常痴迷的程度,或许是由于他的封地在湖南内地的缘故,即便手上握着兵马,事实上锻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这也就造就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哥哥朱棣,差的并不是一星半点!

  俗话说得好,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朱元章的几个儿子里头,有非常混蛋的,有非常荒淫无度的,也有非常受朱元章喜欢并且文武双全的。

  朱元章从一个从牛娃的社会底层做起,反抗大元朝最终成为起义军中的佼佼者建立了明朝。朱元章虽武功盖世,但是他生性多疑,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武将多遭到杀戮,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那他儿子们自然也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朱元章的这些个儿子们,不论是兴趣爱好还是性格特长,都大为迥异,其中差别之大,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并不是一家人。

  朱标:明太祖朱元章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太平陈迪家。朱元章称吴王时,立朱标为世子,随宋廉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明太祖朱元章第二个儿子,懿文太子朱标同母弟,明成祖朱棣异母兄,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皇后。洪武三年,封秦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桃州,获胜,受赏赐甚多。朱樉之妃,是元朝河南王王保保之妹。次妃是宁河王邓愈之女。洪武二十八年朱樉病死,王妃殉葬。

  朱棡:明太祖朱元章第三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朱元章非常看重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薨,谥号“恭”。

  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朱橚:明太祖朱元章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洪武三年1370年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洪熙元年1425年薨,谥号“定”。

  朱桢:明太祖朱元章的第六子,朱桢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学。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十二年1379年,随皇太子朱标入文华殿,听儒臣时讲。洪武十四年,率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蛮夷,由此开始就籓武昌。永乐二十二年,薨,谥号“昭”。

  朱榑:明太祖朱元章庶七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建文年间,因罪而被明惠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城四年。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恢复其王位,并令其归藩。但数年后再度因行为不轨而被废为庶人,从此被软禁在南京至死。

  朱梓:朱元章第八子,洪武二年九月生,次年被封为潭王。洪武十八年1385十二月到封地湖广长沙府。他机敏好学,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饮,并让他们即席赋诗,亲自品评高下优劣,优者赏以金币。王妃于氏是都督于显的女儿。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显之子宁夏指挥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桉,旋即被杀。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朱元章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结果使朱梓更加害怕,便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无子,封国被除。

  朱杞:明太祖朱元章第九子,洪武三年1370夏四月受封赵王,洪武三年十二月殇,无谥号。

  朱檀:为明太祖朱元章的第十子,朱檀好文能诗,谦恭下士,本来可以得到令名。可是他却误入歧途,服食金丹,毒发伤目。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五日,病卒,年二十,朱元章十分厌恶他的行为,谥为“荒”。

  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章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为蜀王。朱椿是一章庶七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建文年间,因罪而被明惠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城四年。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恢复其王位,并令其归藩。但数年后再度因行为不轨而被废为庶人,从此被软禁在南京至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