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破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燕王朱棣光着急也没什么用,在诸多藩王之中,他自己也是自身难保,并且,以朱棣的精明深知自己只怕是诸多藩王之中,令朱允文最为忌惮的存在!若是自己出面替十二弟湘王朱柏说话的话,指不定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一想到这,燕王朱棣便有些暗然伤神的缩回了迈出去的脚步,痛苦的闭上眼睛。

  如今的这个局面,年少气盛的湘王朱柏,只怕是要吃些苦头了,甚至说不定会被建文皇帝朱允文当成削藩的第一个打击对象。

  若是在年轻气盛的年纪,燕王朱棣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不顾自己安危替他出头,但眼下的情况不一样,自己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就算自己不愿意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着想。眼下自己的三个孩子,年纪还如此的幼小,万万离不得自己的庇佑,这样的情况下,让燕王朱棣更加的忌惮起来。

  而对于黄子澄的怒斥和弹劾,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大感欣喜,一脸附和的冷冰冰看着湘王朱柏说道:“湘王如此举动,眼里还有没有先帝了?眼下朕刚刚登基,先帝又正值国丧,朝廷也不忍处理的太过狠辣,这样吧,这几日你也甭回去休息了,就老老实实的跪在先帝灵前,好好反省反省!什么时候反省明白了,再回去休息!”

  诸人微微松了口气,这个惩罚倒也不算是太狠,就连年少气盛的湘王朱柏也没有过多的反抗,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认罪认罚。

  散会之后,大家也认为这件事就这么了了,纷纷也没有过多放在心里,便各自散去。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由于先前张丹青报病在家,并没有去衙门报道,而是径自的返回了家,毕竟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已经让他提不起任何兴趣起来,还不如回家抱抱儿子更有意思。

  刚一回到家,徐妙锦便皱着眉头,一脸忧心忡忡的迎了上来,赶忙将张丹青拉到了内室一旁,指了指梳妆台上的一个木箱子,眼神有些忧心的说道:“刚刚我姐姐托人送来了些许东西,我正犹豫着要不要退回去呢!这里头的东西样样贵重,夫君你身为左都御史,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位极人臣,若是让朝廷的那些个政治对手听到了风声,怕是会对夫君颇有不利!”

  颇有不利啊?!张丹青不由得皱着眉头呵呵一笑,整个督察院的御史都归自己管,手上握着这么一帮子喷子,谁还敢轻易的对自己开始弹劾?甚至发动舆论攻势呢?!

  毕竟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暗示手底下的这帮子御史对他发起疯狂的弹劾!从而达到让对方烦不胜烦的效果。

  眼见张丹青满不在乎的样子,徐妙锦便不悦的皱起眉头,翻开那个木箱子说道:“夫君切不可以掉以轻心,你衙门里的那些个御史,虽说都归你统辖,但御史之所以是御史,便是因为这帮人几乎是六亲不认的风闻奏事,管你是朝廷中的宰辅,亦或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些个自诩一身正气的御史门,都会照章弹劾不误!

  你若是因为收了这些钱财和礼物,被自己手底下的御史给弹劾了,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吗?!到时候煌煌青史上,岂不贻笑千古?”

  听到自己妻子如此说道,张丹青不由得微微一愣,心中顿时便开始微微正视起来。

  这话说的还真没错,洪武朝的御史们,一个个的都风骨尚存,若让他们听到了些许腐败的风声,那还不得一拥而上?慢说是自己,就算是朝廷的宰辅,只怕也难逃一劫。

  朱元章登基称帝后,除了在考试选拔人才制度上进行大举改革外。在另一项事关朝堂稳定的制度上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项制度的设立,也看出了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章与其他帝王治理国家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项怎样了得的制度呢?

  这项制度就是言官制度,这些御史言官因以“骂人”为职业,所以也叫“骂官”。

  而“骂官”制度的制定,与明朝建国之初两大集团的争斗有着直接的关系。

  朱元章在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