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新世界的大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似乎是猜到了少年心中所想,女子又开口道:“这群流寇里,有很多最开始也只是田里耕种,使用过几张神符的庄稼人。常年的干旱,官府的强征税以及有心人的挑拨,逼得他们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但一开始,他们并不想彻底与官府决裂,更不想伤害百姓。”

  黑衣女子感到很是头疼。她原本就不擅长讲一些大道理,但她又觉得,接下来的这番话,对这个遭受了无妄之灾,多次命悬一线的少年来说,也许会很重要,所以她使劲搅动着脑子里为数不多的墨水。

  “刚才我们杀死的那几个人,不管他们以前如何,如今早已是恶贯满盈,这种人该杀,当杀。”

  “但你以后也许会遇到一些本性不坏,却由于立场立场不同,不得不与你敌对的人。到那时,在你与他搏命之前,我希望你能停下来想想,对方可能也只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可怜人。”

  黑衣女子说的自己烦躁不已。刚才少年做的不对吗?要是他下手慢一点,他们三个人不都死了吗?他的做法不是让自己很欣赏吗?为什么自己还在这扯东扯西的,说些自己都不太懂的东西。

  女子在战场厮杀过,见过无数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她见过那些被逼的造反的庄稼汉,拼尽全力只是为了给孩子讨一口饭吃。她也见过天生神力,以一当十的叛乱者,临死前的最后一句,竟是悲愤地冲着官兵喊道,为什么要扒他老娘的墓碑。她见过战场上的守望相助,也见过来自亲近之人的背后一刀。

  自她十三岁从家族里出来,这样的故事就贯穿于女子的年华。如今面对这个尚未走出村子,对一切都似懂非懂,认为善恶绝对分明的少年,她却不知道该如何言说。

  宏观的知识,国家的历史,朝代的更替,春秋的大义,少年可以埋头于书本,在那里面找答案,可女子这样真切经历过的细微感受,她又该如何向少年传递呢?

  “对我好的人,那就加倍回报别人。对于那些敌人们,不管他的理由如何,如果他的目的不在于伤害我,而伤害我只是他达成目的的手段,那我们似乎还有和解的可能?”少年缓缓地说道,他不大懂自己说了什么,因此语气也不大确定。

  少年的道理和女子所想的略有出入,但也用不着分清谁的道理更高,只是黑衣女子原本以为少年会说的更凶悍一点。

  她几乎与齐是非同时赶到马车边,看着拖刀少年的凶狠架势,便先隐身一旁,想试试少年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

  女子没有料到,少年竟以雷霆之势,两下就把对面那个蝼蚁境的敌人给收拾了,这一惊之下,她便没来得及出手挡下那根狼牙棒。

  可少年挡了下来,以一种不要命的方式。

  想到此处,黑衣女子突然明白了,不是少年生性凶狠,而是这群流寇碰了少年心底不让人碰的东西。

  这样的人,比起那些一团烂泥的老好人,要可靠的多。

  她低下头,发现少年也正看着她,双眼明亮,宛如清泉。

  女子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齐是非的头,想起自己原本也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弟弟。

  明明旁边还躺着几具尸体,两人却陷入了难得的宁静之中。

  少年几欲开口,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终于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之情,轻声问道:“姐姐,习武之人,到底是什么啊?”

  女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习武之人,不就是从小练功,按时使用神符的人吗?还是说少年想听到的答案,是习武之人就是惩奸除恶,见义勇为的豪杰?亦或者是那些一拳就能把大山夷平,令河海倒流的大能?女子拿不准该怎么回答。

  可能是发现了自己提的问题又大又空,齐是非连忙换了个问法。他指了指躺在一边,气息全无的蒙面男子,开口问道:“这人在你们眼里,算是什么水平?”

  女子这才反应过来,少年原来连基本的武道境界都不知道,却能一举搏杀这样一名修炼许久的武人,心里不由得大为赞叹。

  她故意压低声音,想要逗一逗少年,淡淡地开口道:“这群人,不过都是蝼蚁罢了。”

  齐是非大受打击,如同风霜里焉了吧唧的茄子。自己拼命战胜的敌人,原来在女子心中只是蝼蚁而已。

  女子看到少年藏不住的郁闷表情,忍不住脸上的笑意,不再逗他,说道:“没有骗你,这群流寇大多是蝼蚁,因为蝼蚁境便是武道的第一境。”

  少年猛地抬起头来,期待地看着女子,用眼神催促她赶快说下去。

  这是他最想要了解的知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