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物理不理,化学不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华进入省重点读书,重读高一这事,王培根和顾长生打了招呼。

  顾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宗兴,在苏城中学读高二,马上进入高三,这孩子平时话不多,但读书刻苦又有灵性,考取大学是百分百肯定行的,就是不知读哪所大学。

  还有短短一年时间,随他读什么学校,反正顾长生和俞桂香夫妇就是这个态度:随他读到什么程度,他们负责出钱。

  小儿子宗明从小比大儿子活泛,但学习成绩始终在中游。

  这一年高中,又是一直在中游。

  本来顾长生想出点钱,让妹夫王培根也把孩子弄到重点高中去,但这回宗明不同意了。

  夫妻俩问了半天,儿子才跟他们说,自己被学校的体育老师看中了,平时一直在训练呢,到时候就去考体育系。

  这体育系也难考的,毕竟现在考取大学户口就迁出去了,对农村孩子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所以各学校,在这体育特长生方面,也是花了很多财力人力的,因为通过体育特长考取的学生,也是学校高考的孩子啊,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

  宗明家条件这几年好很多,所以吃上面一点没有省,都是尽他和哥哥宗兴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小姑姑顾花娥家还总是送牛奶给他俩喝。

  用表姐小美的话说,就是要牛奶当水喝,这样一来长得高,二来人会变聪明。

  聪明不聪明看不出来,但宗明的个子是真的长很高,在高一年级他是男生中的第一高。

  所以体育老师一下就看中他了,各种测试过后,就把他纳入了学校田径队。

  所以宗明即使有机会转学,他也不舍得走,他在田径队里过的好好的。

  到时候只要预考过关,然后就是体育加试,最后高考。

  高考分数是打折的,人家可能要四百多分才录取,他可能两百多分就可以了。

  这点分数他还是有信心考到的。

  顾长生听儿子讲的头头是道,再看看人高马大的小儿子,心里就歇了让他转学的念头。

  心里想着,如果考不取大学,就让他去当兵,这么高的个子,三年高中身体练的棒棒的,又是高中毕业,当兵也会有出息的。

  他大姐家二儿子也是当兵的,现在在兰州空军医院也是著名的专家了。

  这条路看来行。

  如果这条路不行,大不了回家,可以到妹子家公司里帮忙,或者自己出钱让他做生意也好、开厂也好,反正都能过。

  这样一想,当即拿了钱给两个儿子:“宗兴要高三了,学习任务重,多买点好吃的,营养要跟上;宗明每天要训练,也要多买点好吃的。”

  这样,小华一个人到了姐姐小美的学校。

  他性格本来就开朗,而且为人很热情的,喜欢请客,很快,宿舍里、班级里的局面就打开了。

  小美开始还担心弟弟会不会自卑什么的,但看他课后在球场上的英姿,知道这小子到哪里都能混得开,也就不去管他了,操心起自己的事来。

  现在是高二上学期,到下学期一开学,小美就要面临选择了:是读文科,还是读理科?

  其实木渎中学是偏理的学校,县里文科比较好的学校是另一所重点中学。

  当初县里在师资力量安排方面,也是有所布局的。

  比如对方的历史、政治老师据说特别强。

  倒不是说木渎中学的这两门弱,而是比起理科来说。

  实在是理科太强啦,高考平均分能列全省第一的存在啊。

  王培根是希望女儿读理科的,就是觉得学校既然理科强,那肯定不能选文科。

  再说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家里学习担当,小美这责任要担起来啊。

  这就让小美很是为难。

  其实小美的物理、化学在初三综合复习时已经呈现出颓势了,拉她中考分数的也是这两门。

  到了高中,她自认自己在这两门课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但成绩是和花的时间不一定成正比的啊。可能反而影响了其它几门功课。

  这心里一直压着这两块石头,小美的成绩又下滑了。

  她跟父母说了自己想读文科。

  这就和王培根的意见相左了。

史、政治老师据说特别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