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杜少府是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后就是杜从则怎么办了,他也在边州,正好也在南选使的诠选范围内。

  但杜从则现在已经是流官七品了,也就是说,得有一县之令才能安置他。

  梅哲仁估计自己这一次升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不会离开左近,多半是升一级到州府去,仍看管着合浦,李治就没有让钱袋子旁落的习惯。

  历史上杜从则在巴蜀呆了十年后,就会调回长安,大抵是因为事主李贤现在已经当上太子了,王勃也死了,那杜从则身份就不尴尬了。

  现在梅哲仁打算在李治拿定主意前,先把他弄到这边来。

  反正杜从则也不受武则天待见,他以后会被调到雍州去当司马,那里有什么好马,不如来南海国,这里有最好的良马。

  而且,以杜从则的性格,多半也愿意来。

  可理由就不好说了,梅哲仁可以直接跟狄仁杰说,因为杜从则是王子安的挚友,吾听王子安说过杜从则才具颇高,还是名门之后,调其过来,以后施政可以得到很多朝中大员的支持,十分便利。

  可狄仁杰的奏章不能这么写,而且,都跟王勃联系在一起,难免会让有心人犯嘀咕,这张县令都把王勃的亲戚朋友往他那里拉,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样等于授人以柄,对以后的谋划也不利。

  因此狄仁杰也只能说到了蜀州之后看情况,如果杜从则确有才干,政声斐然,那么他就会帮忙。

  也只能这样了,梅哲仁找狄仁杰走后门,纯粹就凭狄仁杰的人品,既无私谊,也不是公干,就是硬吃狄仁杰是个正人君子,有同人相忧之好。

  不过手信他还是备了的,一埕精海盐,是学霸军的盐场出品,经过了处理,纯度高无涩感,而且是含碘盐。

  这一埕盐刚刚好一斗,折钱二十文,埕子用藤编好了框,方便携带,也能提防摔破。

  狄仁杰哪怕知道梅哲仁不会送什么值钱东西,也还是拆开了。

  看到是一埕子盐,狄仁杰拍拍埕子笑道:“贻圣上万贯犹余,吾这圣上面前行走却只值二十文,惠而不费,好算计,张明府的拳拳盛意吾收下了。”

  梅哲仁拱了拱手道:“礼轻情意重,敬的是大人的品格风物,学生不欲污大人清名,何况此盐可抑瘿病,学生观大人双目赤炎,特为大人备之。”

  “哦,可抑瘿病,可是智囊之症?”

  秦惠王的弟弟樗里子足智多谋,却是个大勃子病(甲亢)患者,那时的人不知道,以为他的智谋都存在大脖子里,所以智囊最开始说的就是甲亢。

  梅哲仁知道这个,点头道:“然也,未患则可抑,已患则可缓,殊为神异,药圣《千金方》有言,海藻可抑瘿症,学生略通医术,愿大人体魄康泰。”

  狄仁杰却兴奋道:“瘿症罹患者以川蜀、河间为甚,若果此盐可治,何不兴合浦盐利,则大有可为,予民生利,与国有嘉,张明府勉之。”

  其实梅哲仁刚开始也想着靠海吃海,搞搞食盐生意的,但到了合浦后一问一瞧,一斗粗盐十文,那还做个鸟啊。

  被穿越文、电视剧毒害得太深了,什么精盐战争云云,没有的事,瀚海就有盐池,就在乌兹别克斯坦,也叫咸海,那就是咸水湖,突厥不缺这一口,这是他第一次认识缺失。

  因为晒盐太耗人工,且盐价也不高,隋以来朝廷为了鼓励晒盐,干脆就取消盐税,唐代隋后仍依此例。

  估计不知道是后面哪一个朝代开始,缺了大德的皇帝看老百姓过得还不够苦,就大兴盐利,税是越收越高,高到老百姓吃不起盐为止。

  梅哲仁想得出神,狄仁杰上前来碰了碰他道:“张明府可是觉得此计大有可为?”

  当然可以有,学霸军来晒盐肯定比山东半岛上的盐民们高明不知道多少倍,但是这东西并不好装运啊,量也不够大,仅是米价的两倍,可架不住米粮的需求大呀。

  不过狄仁杰说得也对,这件事对学霸军是可有可无,但是对合浦县和大唐来说,确实可以搞一搞,少点人患甲亢,也是好事。

  于是梅哲仁就点头答道:“学生是想如何装运,从合浦走水路,直至扬州,然后可溯江至川蜀,或者循运河至河间,乃至洛阳,再走陆路至长安。”

  狄仁杰又被他说蒙了,如此万里迢迢,运费都不划算了。

  梅哲仁好像知道狄仁杰想的什么,他笑道:“成本不会高出太多,学生有把握到达扬州最多斗盐靡费不过两文。”

  那这事就成了,狄仁杰为新开民生之计而开心,梅哲仁却想到,他有办法让杜从则捞政绩了,把压水井给杜从则送去,那他在蜀州让井盐产量翻十倍都易如反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