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因材施教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些话说的是,上天要赋予大任于一个人,一定要让这个人受到一些痛苦,使他受到了各种环境的锻炼,提高能力,知道了人间的疾苦,然后才能堪大任!”慕容友说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说的很好!”周志政说道,“大家还有谁说一说?”

  王子们又不吱声了,周志政又点名问到了慕容霸。

  慕容霸想了一想,说道:“慕容友说的很对,孟老夫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国之君,一郡之首,一县之长,必须要对自己国家、郡、县的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至于究竟针对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那要因时因事因地有所不同。

  这就对郡守、县令、国君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那些真正知道民间疾苦的人,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古代的一些贤人都出自普通百姓家庭,因为,他们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制定的国策才不会高高在上,才会想到老百姓的需求,才会适应大势。

  周至政听了慕容霸的分析,感觉到耳目一新。

  “这五王子慕容霸出去游历了一圈,不仅人变黑了,而且见识也提高了。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周志政的心里有了评价。

  于是,他又滔滔不绝的给各位公子,讲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比如说各位王子吧,你们的经历就赶不上古代这几位贤人的经历了。

  但是,你们如果能够深入百姓之中体察民情。知道老百姓想什么,需要什么。慢慢的,你们一旦有了权力,就运用这种权力去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想的事情,解决他们急的事情,那么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政权才能够巩固发展。

  如果你们一味的想着的,只是让自己住更大的房子,有更多的财富,而不顾国家、郡、县的财力,去一味的索取的话,那么对百姓的危害就是巨大的,就会遭到百姓的唾弃,政权也会被百姓所推翻,难以巩固下去。

  而我华夏大地,自秦汉以来,国力强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只是汉末以来开始衰落了,各方诸侯拥兵自重,互相攻伐,缺乏真正的明主,缺乏有远见的君主,从而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上午的课上的还是很舒心,慕容霸听了周志政的一些想法,觉得有股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

  不知怎么的,慕容霸竟然喜欢起这种学习氛围来,他想这种私塾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自从孔子创立了私学,能够流传几千年,经久不衰,是有道理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并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才是真正的起到了教化的功能,所以,才会历久而弥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