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冶铁工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告诉李岘这些废料的质量也远比外面官家太平监冶铁作坊出来的灌钢也要好,可以卖给官家的铁监。

  但李岘却是不同意,要求他们回炉重炼。

  这主要是不想让匠人们养成偷奸耍滑的习惯。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但放松格要求,就会把自己的标准降得越来越低,到最后,这一批人就完全废了。

  作为工头的李和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心疼钱。大宋国铁是很贵的,若是放在模具里浇铸出来,那就是铁钱。

  李岘却对国内的铁钱质量嗤之以鼻,你们好歹也要弄出点锻造的钱币出来吧,弄这些铸铁钱进行交易,这么不要脸地糊弄百姓,实在是有些丢人。

  工坊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燃料的消耗上。

  “这座按照官人的吩咐,所建的大炼铁炉要比别人家省三分之一的木炭呢,现在出产每斤铁水所需木炭只有不到十斤。”李和洋洋得意地向李岘报告说。

  听到他的话李岘脸上阴晴不定,嘴角有些抽抽。

  我去,你这种这还叫节省,那后世的钢铁厂每生产一吨生铁只需要不到五百公斤焦炭那叫什么?

  一比十到十比五,足足差了二十多倍啊。

  在这个把铁当钱使的时代,如果提高了冶铁炼钢的效率,这基本上就是在捡钱啊!

  为了这个理想,李岘也算是拼了。

  这个年代,晚上的灯光对眼睛的伤害很大,不是因为亮,而是实在太暗了。

  李岘现在就伏在桌案上,奋愤疾书……哦疾画,炼铁高炉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有了,但却一直改进不大。

  后世的炼铁高炉的构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是让他感到头疼的地方。

  知道大概的结构,可是具体该怎么做,李岘终于在疲累不堪的躺到炕上之后才想到,这玩意闭门造车是搞不出来的,还需要集思广益,和所有的工匠们商量着来。

  “官人还要建更大的冶铁炉?”李和问道。

  “怎么,有什么问题?”李岘看着他说。

  “有,风箱送的风力不够,火烧不不旺。”李和说,他实际的意思是供氧量不够,“若想建更大的冶铁炉,就需要造水排。”

  “什么是水排?”

  “就是水力推动的风箱,和官人家的水磨坊一般。”

  “好吧,我知道了。”李岘捂着额头,看样子自己的铁厂还需要建到河边,这红沟本就缺水,自己仍然要忍受着巨大的能源消耗。由于大宋国缺少足够的木材,许多冶铁工坊都选择用石炭也就是煤来作为燃料,而煤里面所含的磷硫更是加剧了大宋国铁器品质的恶化。

  农耕民族的战斗力本来就相对较弱,如果在冶金技术上不能领先,遭受草原民族的入侵那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西方文明的飞跃式发展是以什么带动的?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还是工业革命开始后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亦或是兼而有之?

  李岘搞不太清楚这个,不过,他还是决定先从钢铁开始。

  稍稍值得庆幸的是,他应该有一大把的机会把朱熹这个后来吹捧为“半圣”,但现在还没出生的小娃娃给抹掉,这个年头的儿童很容易夭折,长不大也很正常。

  站在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上来看,做起这件很邪恶的事情就会变得无比高尚。

  很神奇是不是?

  这就是以后所谓的儒家子弟们惯用的手段,先把自己置于道德的至高点上,然后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凡是与我们作对的人和事物,都是邪恶的,就应该被人们唾弃和消灭。中国人就这让被他们教导着留起了小辫子,彻底地放弃了这个民族最引以为傲的文明。

  于是等到国门再次被人家用大炮轰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成了野蛮人。

  确实我们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野蛮而且愚昧的民族。

  这都是所谓的儒家替异族的教化之功啊!

  好吧,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需要找到一处适合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铁矿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