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冶铁工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冬天里第一场大雪下了之后,李岘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西夏人想要找死才敢在雪地里越过黄河,长途奔袭一百五十余里,偷袭他的马场。

  这里可不是平原地区。

  李岘抽空去了趟位于清水县水洛城南的红沟铁矿,这里现在也成了他名下的产业。

  大宋国允许民间采矿,但几乎所有冶金产品销售却必须交由官营,所得基本上是二八分成,也就是说要缴纳二成的税赋。由于各地冶监的压榨和产品的售价不能自己控制,这也极大地妨碍着国内采矿和冶金业的发展。

  这座铁矿名义上归太平监管辖。

  后世有人在鼓吹宋代冶金业很发达,但实际上到了北宋时期,中国的冶金业特别是钢铁行业似乎已经有些落后于整个世界了,甚至远不如盛唐时期。

  这主要是因为从唐末到五代长达一百四、五十年的战乱,让许多前代积累下来的工艺和技术都失传了。当然,这也和大多数读书人都瞧不起匠人,不肯为著述工匠技艺方面的专业书籍让这些技艺流传下来也有关系,只是偶尔会有一些农桑类的书籍会涉及部分冶金或是机械制造方面的内容。

  李岘有把从西域胡商那里得到的大食长刀,其的用的大马士革钢材质应当要优于国内的所用的百炼钢,连他的铁匠工头李和也不得不表示叹服。不仅如此,即使是禁军装备的武器盔甲,在品质也普遍也比西夏要差,也就是说宋国的冶铁水平甚至是落后于西夏的。

  李家的铁矿和冶铁工坊就在水洛城南不到三十里的山沟里。在几处矿洞的外面,有一处黄土围墙的大院,里面盖有几排土坯平房,另外还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冶铁高炉和两处工棚。这里就是李家的冶铁工坊。

  秦州的太平冶监在这里派驻有一个小吏,专门记录和查验李家工坊的产出,不过这家伙早已经被收买了,李岘来到工坊后,李和告诉他那个小吏早有事回秦州了,就没怎么来过。

  虽然是在冬天,铁工坊里还是正常开工着,从工房里传出嘈杂的金属敲击声。

  李家的工坊当然不会批量打造兵器,而且李岘也不会现在就冒险,没有自保能力之前,他是不会干那种蠢事的。

  这里制作的当然都都是一些机器零件。

  李岘最初修建这座冶铁工坊最主要的目的是实验和改进目前的炼钢技术。

  冶金和化学一样,工艺方法和结果都是从不断的试验中总结出来的。

  李岘脑子里的学问大部分都用不上,主要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后世简直有云壤之别,缺少很多必要的基本条件,那些来自于后世的东西即使懂得也搞不出来。况且他脑子的大多数知识也只是不求甚解,略知一些皮毛而已。

  所以,他所搞出来的绝大多数东西,还主要是依靠工匠们的实践。

  很快他就钻进了炼钢的工坊,从早晨入炉开始烧结的铁料,已经在炼钢炉里熔化成了铁水,工匠们正在根据李岘的要求,往里面添加着石灰粉,还需要忍受着高温,用耐火粘土烧成的瓷棒不停地在钢炉里搅拌着。

  让李岘感到郁闷的是,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大宋国采用的炼钢法比唐代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了,所谓的灌钢法和锻钢法完全是个坑,都是那些无聊的文人给吹出来的残次品。采用这两种方法所炼出来的钢材含碳量根本就不均匀,就相当于是铸铁、钢和熟铁的混合物。

  我勒个去!

  他们现在又回到了传统的搅钢法的老路上去了。

  比过去稍微好一些的是,李岘知道国内的铁矿大都富含磷、硫等有害物质,要求炼钢炉内套要用石膏矿里的白云石烧砖砌成,而且炼钢过程中还要添加生石灰来进行脱磷和脱硫。虽然目前的工艺水平还远达不到要求,不过工坊里所炼制出来的钢坯在性能上已经远要比国内官营铁监卖出的所谓百炼钢都要好上一些。

  这也是刘锜在发现李家居然用“百炼钢”来打造钢锯、斧头、锄头、铁锹等工具后感觉是莫大的浪费的主要原因。

  大宋朝的匠户在主家一般来说也是最低一等的仆役,被当做牛马一般来使唤,拿到的工钱也是最低的。但在李家,匠户的待遇却很好,收入基本上是普通庄户的两倍以上,而且如有新的发明或是工艺上的改进,李岘肯定还会有所奖励。

  最主要的是,李岘还鼓励工匠们进行新的尝试,为此并不怕浪费材料。

  所以在工坊的院子里,已经堆积了不少的废料,足有两千多斤。

&就不均匀,就相当于是铸铁、钢和熟铁的混合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