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全民支持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何为盛世?盛世便是吏治清明、国家稳定、人心思定、丰衣足食……

  “贞观之治”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受限于生产条件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尚未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但也绝对是杨坚之后少有的好年景。

  而吏治清明,更是贞观一朝最引以为傲之处。

  这个年代的官员,无论有着怎么样的野望,无论肚子里藏了多少阴谋诡计,但至少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敢干事,也敢担事!

  “爱民如子”有些过了,但绝对当得起“能臣干吏”之名,他们行事兢兢业业、雷厉风行。

  所以,约束佛家的条例得到了李世民这位皇帝的重视,在第一时间颁布下去。

  而大唐王朝的各个部门、各级机构,也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解决。

  各地州、县接到尚书令的政令后,纷纷展开了对于佛教的管理。

  北魏、北周的灭佛行动,引起天下佛徒的强烈不满,当时虽然不敢掀风浪,但却与朝廷离心离德。

  但是,柴令武总结的这些条规条款,却出乎意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得到了天下佛徒的支持。

  正如萧瑀这个虔诚的佛徒的观点一样!在佛徒眼中,高僧都是四大皆空、超凡脱俗、远离红尘俗世。

  百姓理想中的高僧有无上佛法、有无与伦比慈悲心肠、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如达摩一样,个个都是能够面壁九年不吃不喝的人物。

  面对真正的高僧,朝廷的那些条件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而且,在查封寺庙时,朝廷令各地衙门派遣能说会道的官员现身说法,向百姓、信徒说明朝廷约束佛门的动机是拔除佛门败类,还佛门一个清白,而不是灭佛!

  百姓都是理性明智的,当官府从寺庙中扭出一个个犯罪、一个个地痞流氓,并依照依照柴令武之法进行公审时,当一名名百姓自动站出来指证其罪过时,虔诚的信徒更没有理由反对朝廷的举措了,于是,一个个信徒从忐忑不安、半信半疑变成约束佛门政令的最坚定支持者。

  朝廷的政令、佛徒一边倒的“背叛”,在芸芸众“僧”中,引起了惊天动地的轰动。

  佛门打着普渡众生的旗号广招门徒,表示只要有悔悟之心,任何错都可以原谅。这种荒谬的思想,早已成为了那些好吃懒做的地痞流氓的福音。

  当和尚不用纳税、不用干活、犯法也不要紧,还可以打着和尚的旗号行骗天下。钱财攒足了,想要成家立业了,一句还俗就能摆脱和尚的身份,这种好事哪里去找。

  然而,朝廷约束佛门的条款无疑给他们套了一个紧箍咒,任凭孙猴子在如何的神通广大,也奈何不得手无缚鸡之力的唐玄奘。

  于是,在律法面前,一个个红光满面、衣着艳丽、就连那光溜溜的光头,也擦拭的可以照出人影来的和尚被强行还俗,不仅财钱全部被没收,有案底的还受到了应有的重罚。

  对于朝廷这种野蛮的做法,天下佛徒却拍手称快。真正的高僧穿的是破布编织成的百衲衣、吃的是化缘来的斋菜斋饭、睡得是破庙街头,喝的是不干不净的河水。他们与蚊子为伴、猛兽为伍。日子过的清苦,但心之所向,自得其乐。

  而你们这些人,一个个肥胖得的都能榨出几十斤油,哪有一点出家人、高僧的气度?

  既然不会佛法、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做不到四大皆空,又有什么资格当和尚?又有什么资格享受膜拜?

  政策实行了到十一月底,经初步   然而,朝廷约束佛门的条款无疑给他们套了一个紧箍咒,任凭孙猴子在如何的神通广大,也奈何不得手无缚鸡之力的唐玄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