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白(10)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红与白

  十装老

  在“送终”与“小敛”之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就是为刚刚去世的老人洗澡更衣。宜昌话把那个洗澡叫“抹澡”,把给老人穿寿衣叫“装老”。丧家是不能自己动手的,要么请当时在场的熟人帮忙,要么请白事馆的专业人士来帮忙。男有男伴,女有女行,笔者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就是请的两个女客帮忙,一人一张百元大钞笔者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就是请的一医院附近的一家白事馆的两个男人过来的,人家的收费都是明码实价的。

  在宜昌周边农村,更有熟悉全部过程的专业人士,多为中老年人,据说有的还是世代相传。负责这个程序的,人家很懂规矩,来到丧家,先会到灵床前烧纸钱给亡人磕头,宜昌话叫“讲礼性”,孝子要站在门口亲迎,人家烧纸钱时自己要下跪,人家磕头时自己也要在一旁向人家回拜,以示礼节,决不可有半点疏忽。

  人家首先在清点准备的老衣和其他物品之后,会请到丧家帮忙的人打来一盆温热水,准备一条全新的毛巾宜昌话叫“抺澡袱子”。在给亡人洗澡之前,人家会先用那条毛巾给自己洗脸,然后再给亡者去洗。意思是人家与亡人同洗一盆水,同用一条毛巾,希望亡人在阴间能保佑他,不过就是一种虚无的意愿而已,而我们的所有人对此就是深信不疑。

  根据男女不同,洗澡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规矩是:“女者有三,男者有七。”这也就是说,如果亡者是女人,只洗三下:从头到脚一下,左右上下肢各一下就完成了如果亡者是男人,则要洗七下,就是面部前心背心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各一下,每一下就是用毛巾象征性的走一遍,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洗澡。

  如果是老人,所穿的老衣一般是在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如果没有准备,城里和乡下的白事馆可以提供多种款式多种数量的以供挑选,不过在那些边远山区,笔者还曾见过葬礼进行的过程中,将裁缝师傅请到家里来临时赶制的。好就好在除了裁剪方式与常人一般,缝制就是粗针细线勉强凑合即可鞋子当然是黑色布面的布鞋,不管是买还是自己亲手做,反正都是老人的女儿和儿媳的事。翻书的时候还知道枝江有一和荆州相似的习俗,就是做老鞋从剪布料开始,必须一气呵成,不做好不仅不能吃饭,连睡觉也不允许,不知宜昌是否相同?

  寿衣的数量也有讲究的:喜单不喜双,一般有件不等。而“装老衣”也是一门技术:如果咽气的时间短,老衣就好穿些如果时间过,身体都僵硬了,就很麻烦的。有一个从事这个行当的老师傅告诉笔者,折断关节的事经常发生,只不过手法熟练,还有人在一边“打岔宜昌话分散精力”,就不会被丧家所察觉。

  在“装老”的时候,先要由孝子将老人所要穿的内衣内裤穿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是宜昌话说的使之“热呼”,不让“咯人宜昌话冰凉的意思”,再脱下来给老人穿上,以此表示老人是带着儿子的温暖去世的,儿子也以此表示自己的一片孝心。笔者每每回忆起在一医院门诊部重症监护室对面的一间观察室为刚刚去世的父亲暖衣的情景,自己仍然总是会眼睛湿润情不自已的。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