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白(8)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红与白

  八死者为大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同样不是国家的祸害,而如果朝堂之上如果不讲礼义,朝野之下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就会越来越多,那才是国家灭亡的导火索。试想一下,如果在上的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商人不讲度量,工匠不依尺度,军人不思操练官吏以权代法,百姓不讲诚信,此下去,上上下下都不讲规矩,那才是亡党亡国之大忌。

  而在民间尤其是在宜昌周边的丧葬习俗中,盛行的都是“死者为大”。富贵人家自不必说,就是单家独户贫困人家,遇到家里一旦死了老人,丧礼的过程极为重要,那就是天大的事,哪怕就是家里一贫如洗就是求爹爹告奶奶,拉欠负债宜昌话,也要讲规矩,也要像宜昌话里所说的“踮起脚做子,捏着充六个指嘎指头。”

  按照宜昌规矩,老人临终之前弥留之际,直系亲属的子孙必须守候在床前,这便是俗语“养老送终”中的“送终。”老人去世后,儿孙们要跪在临时搭起的灵床烧“落气纸”。因为俗话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老人死后去了阴间也是一无所有,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阴曹地府走路过关样样都要用钱,据说烧了“落气钱”,亡人才有了这第一笔钱,才能在沿途“有钱能使鬼推磨”,上下疏通各种关系,顺利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

  然后丧家就是在自己门外放“落气鞭”,以示告诉四邻,自己家里有人去世的消息,据说也隐含着知会阴阳两界之意。随即请人分别给亲戚朋友送信报丧,并由孝子报麻戴孝在宜昌,其特点是身背麻袋腰系麻索袖带黑纱一条白布披戴在头和背上,到宗伯家家族的族或者是最高的辈家或者是主持红白之事的先生家督官家办丧事有两个督官,也有内外之分。一个掌管烟酒茶饮食生活方面的事宜,一个负责孝子贤孙祭祀和来宾接待方面的事宜,还有厨师家宜昌话叫焗匠师傅行孝礼也就是叩头作揖,请他们来主持丧事。

  宜昌周边红白喜事的规矩是:“红事要人请,白事自动来。”也就是说,只要听说某家办丧事,无论是不是通家之好,即便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或者关系交恶,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主动去帮忙,那也就是宜昌话说的:“有钱帮钱场,没钱帮人场,叫花子也帮个热闹场。”笔者的丈人当年去世的时候,还是人民公社时代,上工要算工分的,可生产队偷偷放了所有女人一天假,去帮着端茶递水洗碗扫地男人也放了半天假,丧家晚上要人陪着守夜,第三天清晨还要男人抬棺材宜昌话叫“抬重”上山,少了男人可不行。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