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帝后(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开春后,天气终于放晴,积雪也慢慢融化了,朝下少了各部门上书的寒灾折子,朝上又听少股流民已被镇压,这下国库的银子终于可以不再往外运了,天下亦是国泰民安。

  因此这日朝议承帝心情很是不错,加之国子监司业一事也定,他借由蒋芝结党营私一事压下一片士族声音,把一个毫无根基的学政给捧上了司业,总算绝了那些士族想插手国子监的机会。

  解决了几件大事,承帝甚是心愉,便早早散了朝会,一出奉天殿便坐着龙撵直奔长安殿。

  长安殿,便是当今李皇后所居寝宫。

  其实大周皇后寝宫原名不叫长安殿,而是随了古汉朝未央宫叫法,然而承帝继位后,觉得这未央宫实在太晦气,试想汉帝时居住在未央宫里的皇后,不是被废就是赐死。

  而到了大周国祚,十几位皇后皇夫里,也有大半没落了个好下场,特别是前前位皇夫,胆大包天竟行谋逆之事,妄想造反夺了大周皇位,虽然这位反贼最后还是被凤皇给赐死了,但总归也是不好的兆头。

  而天下人都知道,承帝花心后宫佳丽美男无数,然而承帝对李皇后的痴情亦是有目共睹。

  不说别的,就说因为皇后寝宫这未央宫名字不吉利,承帝继位当天,屁股还未坐热皇位,李皇后刚刚册封,承帝便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说要改名字,要拆了未央宫重建。

  这可了不得,满朝百官里泰半是儒家子弟,向来遵循礼法维护祖制,这未央宫是圣祖亲自定下的,有史记记载大周皇宫无数,圣祖皆假手于他人,然而就未央宫建殿,大到取址设计,小到一木一瓦,皆经圣祖之手,其重视程度如此,便是祖宗礼法,怎能说拆就拆,说改就改?

  于是就此一事,年轻的承帝和满朝文武愣是在登基大典上僵持,最后眼看要误了吉时,钦天监急得都想哭了,还是李皇后出面说服了承帝,两方各退一步,不能拆,但可以改名。

  于是承帝便将之改为长安殿,同名长安城,寓意他希望李皇后能够长久安康。

  有传闻说李皇后自第一次产子时便落下病根,身体柔弱多病,因此承帝极是心疼,又是担忧李皇后早逝。

  此事后被传出了皇宫,被民间所津津乐道,同时,百姓们对这位陌生的新帝皇的第一印象也来出来了,痴情,而李皇后的倾城容貌,也为世人所向往。

  而如今,帝后相携二十载,承帝一如既往的将李皇后放在心窝子里疼,但凡烦心的不好的事都不会与李皇后说,也不会让自己的郁郁面容出现在李皇后面前。

  而到了这个时候,才是后宫诸多妃君使出各手段争宠之时。

  而承帝自年前便因流民和雪灾一事而不高兴,到如今好不容易舒心了,一想到就过年宴会上见了皇后一面,心中不由思念过甚。

  桂公公服饰承帝多年,自是知晓承帝有多么痴情这位绝世皇后,手一挥加快龙撵行进速度,又远远瞧见了长安殿的,高兴说道:“回陛下,长安殿就在眼前,想必皇后殿下多日不见陛下,也甚是挂念陛下。”

  承帝闻言,心情亦是更加喜悦,等到了长安殿前,龙撵还未停稳,承帝便犹如小孩儿一般,矫健的跳下,快步向殿里走去。

  殿里院子正有小太监们在打扫,突然见了承帝惶惶的跪下行礼,承帝手一挥嘘声道:“且不用通报,以免惊了皇后。”

  说罢蹑手蹑脚的靠近正殿宫门,便听见里面隐约传来说话声。

  承帝不由微有些不愉,直起腰来让守门的宫女打开,眉头微皱着走进殿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