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华都时代十九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四十一章华都时代十九

  邛邑原本有一万兵力,一月耗损下来,减员一千,攀侯在出战前又见军中老弱病残幼者甚多,守城足已,但出城迎敌怕力有不怠。于是挑选出去一部分。剩有七千。

  原计划是负责攻击叛军右翼,却不曾想,敌军兵分二路,一路气势汹汹向邛邑袭来。攀侯一愣,随即下命准备迎敌。

  攀侯位于后方在卫士重重保护下,自知军事指挥水平一般,就临阵将指挥托于会,宁,阳,皮,姑五邑邑主。

  这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攀方不会结成如太傅那样整齐坚固的军阵。也没有复杂的旗语进行信息交流。五邑邑主各带兵一千,自向靠拢,组成两排每排五百人。攀侯被二千部队供卫于后方。

  五邑邑主,一邑主领一组成二排的部队。五个组,前三后二,前三正面隔开空隙,后二在这空隙之后。会,宁,阳在前,皮,姑在后。

  见敌军袭来,转眼即至,会,宁,阳三位邑主,竟一声长喝就向敌军冲去。皮,姑紧随其后。

  二军一冲撞,闷啍声惨叫声喊杀声,此起彼状,开始邛邑之军还能保持一定队形,但不一会就散了,二军彼此穿插,也不管什么队形了,开始捉对撕杀。

  蛮人凶猛彪悍,但攀地之民也不是吃素的,一时间变成混战,此时只凭个人武勇,宁邑邑主正杀得兴起,刚把青铜短剑从一蛮人胸口抽出,眼角寒光一闪,电光火石之间。凭借经验,身体下意识抬剑横挡,“咣”的一声兵器碰撞声,手上传来一般重力,接着腹部被人一踹,宁邑邑主一个不稳,急退几步,被一具尸体拌倒在地。

  宁邑邑主心中一凉,就见那壮男拿着一柄巨斧,脸上全是血液肉沫,凶狠的趁宁邑邑主倒地,奔来就又是一斧劈下。没有劈中。

  宁邑邑主往侧面一翻,立了起来,稳住身形,来不及多想,那人举斧袭来,宁邑邑主又与他对接几点招,对手身形体力上占优势,但宁邑邑主优势在于身手灵活。

  最后使了一阴招,从旁边扯过一人,也不管是敌军还是同伴,就挡住身前对手一斧,一声惨叫,血肉横飞。

  对手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情,稍纵即逝,但宁邑邑主捕捉到了,竟然是斧头卡在这人骨架中了。宁邑邑主立马趁其不备,一手持剑从对肋下,斜着向上插入对手身体,直入内脏,剑入大半。

  对手一声“哎哟喂。”,表情扭曲,向后退了几步,口吐血沫,倒在地上。宁邑邑主捡起一把长予,在对方惊恐的表情中,双手持予,用尽全力往他脖子一捅,直接穿过脖子插到地上。血溅了宁邑邑主一脸。挣扎几下不动了。

  这时突然想起对方有点熟悉,再一细看,原来竟是攀侯长兄。

  宁邑邑主一边大口喘气,同时心中暗喜,这下立了大功了,叛军头目之一,竟被自己杀了。战斗过程用文字表现出来很长,但在实际现实,不过几息之间。

  欣喜片刻,举目张望,自己这一片已经较空旷。四周皆是在撕杀中,但渐渐发现不对劲。

  己方大部分兵器都是有青铜予头的长予,短兵器只有如自己一样的贵族,才有青铜剑,青铜刀。其它普通士卒的短兵器多是石斧,狼牙棒。

  敌方的青铜器占有率在目及所处,竟有十之七八。而且全是短兵器。

  己方大部分用长矛,是因为长予相较其他兵器更易制作,成本更低,只需套上一个青铜矛头即可。

  但是长兵器适合列队作战,却不适合这样的混战。至于敌方为何有如此多的青铜兵器,宁邑邑主用想脚趾头都能想到,定是甘方支援的。同时心中一惊,暗道:

  “不好,中计了,叛军竟然将大部分青铜兵器聚集到这边,想先败邛邑之兵,再转而攻击太博侧面。”

  于此同时,青铜兵器在混战近战中的威力加大,对木石兵器呈碾压状优势。眼见已方士兵越来越少,宁邑邑主心中大急,但无旗语制度,在这种一万人的混乱战场中,想要联系其他四位邑主,如同登天。

  一场战争,战前可能就要准备一月,甚至几月一年,但决定胜负的时间也就战场上那几秒。

  在宁邑邑主看来,一但这边先撑不住溃败,太傅侧面也危险了。情急之下就向后方攀侯处跑去,希望攀侯快把后备部队调上去。

  这时正好太傅看见邛邑这边的不对劲,邛邑人是越来越少,而且已有几个逃兵,眉头一皱暗道不妙。要是邛邑大败,五千叛军从侧面攻来就遭了。

  却说那几个‘逃兵’,不是别人正是宁邑邑主,皮邑邑主本人及阳邑邑主的护卫。宁邑邑主这时才发现,原来不止自,成本更低,只需套上一个青铜矛头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