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谈:做一个好母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华东交通大学有一个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叫王东华,长期研究关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个世纪末就推出80万字的教育专著《发现母亲》,呼唤全社会重新认识母亲的价值。近年来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母亲评选,同全国数百位优秀父母进行面对面地近距离交流,并对他们的成功个案详加分析。他还同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少管所、戒毒所、女子监狱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正反两方面的大量事实。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让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很难有一个让孩子们称心满意的母亲,大多数孩子对母亲们最普遍的反应是“唠叨”,其次是母爱“泛滥”,把所有该管和不该管的事都管了。

  做个好母亲真的不容易。好吧,我们报刊上所有关于母亲的话题,在母亲节这一天,都整理了一下,看看到底有哪些?

  一、好母亲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母亲,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母亲。母亲的责任较之父亲来说,更为艰辛,多数的家庭是母亲在支撑着家,不仅要负责照料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要负责孩子日常的管教。

  成功的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模仿、提高的结果。作者接触过很多杰出而伟大的母亲,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从孩子出生那天起,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在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还在为孩子辩解。

  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

  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当你准备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时,你应该问一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二、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作者接触过很多位优秀母亲,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为了孩子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相比较在家庭承担更多的育子责任的母亲来说,你的爱与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永远都是最多的。

  《焦点访谈》节目很早很早以前就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境当时并不好,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好孩子很多都是母亲手把手教出来的,她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点点滴滴帮助孩子学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的一位邻居,她的孩子叫“毛头”,天生智力有些障碍,她的成功经验就是:“孩子上几年级我上几年级!”

  三、好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广东人说广东话吃粤菜,河南人说河南话吃豫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家庭教育的结果,他家境当时并不好,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