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创建阳光网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xs.l</p>四个在校学生,现在分成两派。

  实际上校长王耕观察,是三派,因为蜡笔小新徐新在听命于李欠打和米奇的时候,自己并不是完全没有心眼。那藏起来的几十元钱,李欠打和米奇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他已经撬了老师的抽屉,嫁祸于小蛔虫高乐。

  庙小妖风大,人少鬼怪多。

  王耕校长决定先办一个网站起来,可是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教育局的额外拨款,连这四个学生第一个月的伙食费还是自己垫的。

  他决定再拿二千元出来,先把学校的网站建起来。

  校长王耕是这样考虑的,正常的学校校领导是不愿意把学生送到工读学校来,而众目睽睽之下,家长出于爱面子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工读学校。如果是把孩子送到外地去呢,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

  网络是没有疆界的,建一个阳光学校的网站,对那些苦于教育无门的家庭来说,可能这个网站是解脱的最好去处,而且通过网上招生,还可以正式解决这些家庭的“择校费”,顺便宣传一下学校。

  如果能从网上开辟一条新的招生渠道,可能还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进到学校以后,稀释现有的李欠打小团伙,至少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少对小蛔虫高乐的恶作剧。

  说干就干。校长王耕找到过去的合作商,先打了一张悲情牌。把自己到工读学校遇到的窘境,和想帮助做一个挽救失足少年的网站,如实陈述了一遍,那位部队转业的干部竟然一口答应,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千元。

  于是,几名同志连天加夜,仅仅一周多的时间,就让网站上线了(那个时候网站的域名与解析还不像现在这样管控得比较严格)。

  王耕校长连续用了两天一夜,在网站的上导航条上开辟了八个板块,包括学校简介、网瘾矫治、叛逆早恋、心理疏导、发育须知、家教百谈、知心朋友、求援热线,并且在主图上打上这样几句话,“没有问题少年,只有问题家长”、“孩子的未来,才是家庭的希望”、“不怕成长叛逆,只怕家长放弃”

  在求援热线上,王耕校长特意把自己的手机号和邮箱放了上去。并在手机号下面特意用黑体字标注:除了飞机上,本手机可以24小时接听您的电话!

  网站上线,没有三天,王耕校长接到了近十封邮件。几乎全部是咨询孩子的异地求学问题,虽然家长都尽力回避“工读学校”这四个字,只关心“有没有学籍”、“生活条件怎么样”、“家长能不能去探望”、“教育效果如何”等等问题,但家长那种求援的心态,却是十分明显,这个网站有可能是家长最后一张牌!

  王耕校长就是这样想的,一定要把网站做成问题少年家庭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领导年终总结时的素材。

  我们一起挤挤睡吧!这句经典的俚语,成为王耕校长那时的真实心照。

  没有几天,学校连续来了三拨送学生的人。

  第一天来的是邻近县城的一名法官,很客气,她带了一名只有九岁的女孩。这孩子叫宋星。宋星是离异家庭,父亲再婚给她找了一个继母,继母从进门的那天就不喜欢宋星,经常打骂,于是宋星就从街头买了两包老鼠药,悄悄地给继母下到面条里,结果件。几乎全部是咨询孩子的异地求学问题,虽然家长都尽力回避“工读学校”这四个字,只关心“有没有学籍”、“生活条件怎么样”、“家长能不能去探望”、“教育效果如何”等等问题,但家长那种求援的心态,却是十分明显,这个网站有可能是家长最后一张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