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做客少年法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xs.l</p>不喜欢孩子的不多,但喜欢问题少年的也不多。

  在校长王耕看来,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与问题少年的矫治,产生的冲突是必然的,但尖锐程度不应该如此。

  看来统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远比解决办学硬件要困难得多。

  我们都知道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育人,但要真正的变成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任重道远。对工读学校而言,教师压力大,责任重,待遇低,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实属难得。如果你王耕校长还是这样对待我们的老师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肯定没法干。

  是尊重历史迁就老师,还是锐意改革、破茧化蝶、求变重生?

  校长王耕陷入了长考。

  周一,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市里来了许多领导,教育局杜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孙识君不得不出面,如果不是崔校长学校捐的一批淘汰桌椅板凳和10台电脑,不是许国麟庭长捐助的3000元建起的学生宿舍撑了面子,估计山城电视台这条新闻都没法报。尽管如此,在破败的学校面前,两位局长还是十分尴尬。

  吴长安书记笑着对两位局长说:“感谢爱心人士,感谢教育局的重视,下一次我们的法制教育现场会,就放到阳光学校来开,让全市重点中小学的校长都到这里接受一下教育,如果那么好的办学条件,还打造不了学校品牌,那么就到我们的阳光学校来看看!”

  “是的是的,吴书记,我们马上把阳光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列入明年的教学基建安排。”

  “面子工程”还是要有的,接下来是大家参观教室和学生宿舍,并且与学生座谈。但校长王耕发现,跟在后面的分管局长孙识君一脸不屑。

  她不屑是有渊源的。王耕记得返回局里上班,第一次去见她,她就说了一句:“你老王同志是干大事的,可别把你的大手笔用到工读学校上。”当时以为那就是句玩笑,可是还没有等他转脸,就听她在身后对局办公室的人说,“有两个钱就了不起,以为你是李嘉诚啊!”再转脸,看她笑意盈盈,心想女同志,何必一般见识,就是不知道她哪来的敌意。

  也许是自己的步子走得太快,也许是她怕功高盖主、犯冲于不知深浅。

  反正酒是自己酿的,再苦也得自己喝。

  如同某位哲人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王耕想,还得加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生气去吧,最好能气死!

  四位学生回来了是好事,但全校30位老师绷紧了神经,如同抱着一颗炸弹睡觉,就是睡着了也不踏实。有的女老师回家睡到半夜,突然被惊醒,大声喊着“学生又跑啦!”

  四位学生就把全校30位老师搞得神经兮兮,因为在工读学校的历史上,最多的时候曾经有十二个学生,但是那时候有近七十名老师,而且中层班子都很有经验,现在的老师多数都是从其他单位调来,想吃那个什么“空…”的。

  现在我们这样放开手招生,是不是意味着作茧自缚。

  如果我们把阳光学校真的打造成城市品牌,是不是意味着和教育局对着干!

  这两个问题要想明白,讲政治还是讲情怀,老师可以不管,但作为一个校长,你得想明白。否则你就会自己弄垮了自己。

  王耕校长已经发现自己刚上任,就注定了结局。

  但是他还想走下去,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大爱。虽然说他还没有那般觉悟,但是有孩子做些事,他还是愿意的,哪怕是受些委屈。人的一辈子就是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当有一天,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后悔。

  许国麟,庭长当得好好的,但他为什么也热衷此事,不会也是为了沽名钓誉吧?这正是让王耕敬佩的地方。

  第二天,王耕校长喊上了商书记,两人一起去位于东郊的少年法庭。

  王耕计划做一个回访,与几位少年法庭的法官们见见面。

  许国麟庭长得知王耕校长要来回访,就做了些准备。早早地与几位法官坐在会议室等候。

  一位是副庭长,高高的个子、十分英气。

  一位江海蓝法官,穿着职业装,十分干练。

  另一位法官姓胡,完全的知识女性。还有一位书记员,整个少年法庭一共五人。

  这里的办公条件比起阳光学校,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办公室旁边就有一个法庭,公诉席、被告席、书记员席下面就是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