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香饽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事实上不仅那些年轻士子,就连不少学问深厚的大儒都被惊动了。</p><p>“此子才气惊人,惜乎戾气太盛,未免有违圣人之道,若是不能善加调教,恐有走上歧路之忧啊。”</p><p>应天书院,</p><p>一位须发花白的花甲大儒看着手中的鸣世诗词,摇头轻叹道。</p><p>“师兄这是动了惜才之心了?”</p><p>旁边的另外一位看起来年纪要轻上一些的中年大儒笑道。</p><p>“若是师兄真有此心,何不手书一封,对此子指点一二。</p><p>以师兄的才学名望,此子能得师兄看重必定欣喜万分,少不了要多加求教。</p><p>这一来一往间,缘分日深,还愁此子不满心孺慕侍奉于师兄座前吗?”</p><p>“不妥,不妥。”</p><p>年老大儒闻言手捻须髯略一迟疑,但还是摇了摇头。</p><p>“观其诗词,此子本就轻狂气盛,锋芒毕露,若是老朽再亲书点拨,必然更骄其心,还是待此子稍经磨砺之后再说吧。”</p><p>中年大儒摇了摇头,</p><p>心说自己师兄还是太矫情,放不下大儒的架子。</p><p>他们这些大儒虽然极受尊崇不假,</p><p>但像这种本身有惊世诗才,稍加调教就不难成就文道大家的良材美质,</p><p>也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p><p>就怕你这边一矫情,以后就没你什么事了。</p><p>不知道手快有,手慢无吗?</p><p>如果他不是如今修行正值关键阶段,分不出精力来教授学生,</p><p>连他这个当师弟的都忍不住想下手抢,就更别说别人了。</p><p>“边僻之地,亦有英才。”</p><p>白鹿书院,</p><p>山长程景明看着手中这几首鸣世诗词,不由得暗自感叹。</p><p>本以为就诗才而论,</p><p>自己的弟子陆放陆子规在大胤年轻一辈中当独占鳌头,</p><p>没想到这个李长青却如彗星出世一般一鸣惊人,与自家弟子倒也可称一时瑜亮。</p><p>若非年纪已大精力不济,加上已经有了陆子规这个传承弟子,</p><p>恐怕连他这个老朽都要忍不住再动收徒之念了。</p><p>“想不到年轻一辈竟然还能涌现出这等慷慨豪情,有古先贤豪杰之风的诗才,正合我嵩阳风骨。</p><p>若是入我门墙稍加调教,不出数年,必成一代文豪大家!”</p><p>嵩阳书院,</p><p>以擅著雄文而著称的驻院大儒赵昱赵仲明,此时正一边欣赏着桌案上摆放的鸣世诗词,一边抚须说道。</p><p>“赵仲明你少往自己的脸上贴金。”</p><p>然而他话音才刚落,</p><p>对面坐着的另外一位身材瘦小,声音却格外粗洪的小老头就毫不客气地拆起台来:</p><p>“有这等鸣世诗词传世,自有文运所钟,文气积累胜过常人十倍百倍,本就是现成的文豪种子。</p><p>有你没你人家都一样能成就文道大家。”</p><p>说到这里,这位大嗓门的小老头却话锋一转:</p><p>“况且这李长青是我荆湖子弟,就算真要拜师求学,也有我们岳麓书院在,哪轮得到你们嵩阳书院?”</p><p>能这么跟赵昱说话,</p><p>大嗓门的小老头自然也不是普通人,</p><p>正是前来讲学顺带访友的岳麓书院驻院大儒,董竺董知节。</p><p>“亏师兄你还好意思说。”</p><p>赵昱当即反唇相讥:“你们岳麓书院近水楼台,却都没能将这等俊杰收入囊中,这说明什么?</p>&来:</p><p>“有这等鸣世诗词传世,自有文运所钟,文气积累胜过常人十倍百倍,本就是现成的文豪种子。</p><p>有你没你人家都一样能成就文道大家。”</p><p>说到这里,这位大嗓门的小老头却话锋一转:</p><p>“况且这李长青是我荆湖子弟,就算真要拜师求学,也有我们岳麓书院在,哪轮得到你们嵩阳书院?”</p><p>能这么跟赵昱说话,</p><p>大嗓门的小老头自然也不是普通人,</p><p>正是前来讲学顺带访友的岳麓书院驻院大儒,董竺董知节。</p><p>“亏师兄你还好意思说。”</p><p>赵昱当即反唇相讥:“你们岳麓书院近水楼台,却都没能将这等俊杰收入囊中,这说明什么?</p><p>不是你们岳麓书院有眼无珠,就是人家压根就没看上你们岳麓书院。”</p><p>“放屁!”</p><p>董知节顿时像是被戳了肺管子,忍不住爆粗口道。</p><p>“啧啧啧”</p><p>赵大儒顿时连连摇头:</p><p>“师兄你好歹也是堂堂五品大儒,一开口就是这等不雅污言,简直臭不可闻,有辱斯文!”</p><p>“赵仲明,你少在这里阴阳怪气,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p><p>小老头董知节没好气地哼声道:</p><p>“别以为你现在是大儒了我就教训不了你,惹急了我信不信还像小时候一样代师父拿戒尺抽你?</p><p>你可别怪我不在书院弟子面前给你留面子。”</p><p>别看两人如今分别为两大书院的驻院大儒,</p><p>当初却是一师所授,乃是一同读书一起长大的亲师兄弟。</p><p>“一说不过就想动手,就你这样也好意思叫大儒?”</p><p>赵仲明也忍不住气笑了:</p><p>“你有本事倒是把我辩倒,让我心服口服啊,别动不动就拿拳头来说话,不就仗着年纪长,修为高么?</p><p>你这副做派跟那些只知道倚力欺人的粗鄙武夫有什么两样?”</p><p>董知节:“”</p><p>因为主修不同,论嘴皮子功夫他还真不如这位师弟。</p><p>不过畏难而退可不是他董夫子的作风。</p><p>“放心,这次我一定让你心服口服。”</p><p>小老头丢下这么一句,起身往外就走。</p><p>赵昱也是一愣:“师兄你去哪儿?”</p><p>“襄川府!”</p><p>董知节气哼哼的声音飘来:“我这次就用事实说话,让你心服口服!”</p><p>在各地士林纷议,大儒震动的同时,李玄的这几首鸣世诗词也传入了京师。</p><p>同样在朝野之间掀起了一阵不小的争议。</p><p>“好一首将军令,好一首杀胡词!”</p><p>韩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