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真无邪的小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但凡中国人,对于小日本皆有皆有与生俱来的仇恨。</p><p>裴旻也算是个小愤青,碍于形势,大唐往西发展,在所必然。对于悬壶海外的日本,未能有任何行动,只能在一些小事上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p><p>比如禁止鉴真东渡,强制让日本改为倭国等等事情,稍稍发泄一下。</p><p>裴旻心底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唐真正举目无敌的时候,当做练兵,顺手将岛国灭了。</p><p>现在的倭国,以那时大唐的实力,要灭他们,简直易如反掌。</p><p>见几个倭国人在他面前得意洋洋,心低登时不爽了,眉头都皱了起来。</p><p>似乎因为拔得了头筹,几个倭国人特别高兴得意,与周边伙伴嬉笑过后,又改说华夏语,还刻意提高了声音道:“这种简单的谜题,与我内田一郎而言是小菜一碟。新科状元王维亦不过如此嘛……”</p><p>他这话音方落,他身旁立刻有同伴拍马道:“内田公子才高九斗,要不是我们日出之国不能参加科举。新科状元必然是内田公子的囊中之物,哪里轮得到王维那家伙……”</p><p>他们一唱一和,对于言语中充满了对于王维的鄙夷嘲讽。</p><p>“岂有此理!”李白眉头一挑大有动手之意。他心性豁达,从未有文人相轻的思想,与王维并不相识,可神交已久,对于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本事也推崇备至。</p><p>莫名来的跳梁小丑,居然如此诋毁王维,李白年少气盛,哪里忍得住?</p><p>裴旻一把拉住了他,摇了摇头,道:“这里人多,不便动手。”</p><p>他并非制止李白出手,只是周边聚集了太多的人,一但动起手来,相互推搡,难免引发动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p><p>为了几个小日本,伤了大唐百姓,坏了百姓参加节日的好心情,大是不值。</p><p>不过小日本目中无人,也不能不给个教训。</p><p>一直坐在裴旻肩上的小七也嫌弃的看了不远处一眼,道:“爹爹,小七好讨厌他们。那么矮,还没我脚底高呢!”</p><p>正好到庙祝宣布第二谜题的时候,周边都无人出声。</p><p>小七清脆天真的声音一时间特别响亮。</p><p>瞬间引起一阵轰然大笑。</p><p>裴旻是标准的东北汉子的身形,六唐尺一寸,用后世的计算方式就是一米八五左右,而内田一郎一行人五短身材,一米六都不到。小七坐在裴旻的肩膀上,相比起来真不到她现在的脚板心。</p><p>内田一郎瞬间脸色躁红,身形是他的最大的软肋。他来唐朝求学近乎二十年,饱读四书五经,自诩学得了唐人的所有文化,早已后来居上。但是面对唐人的普遍身高,让他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的自卑。</p><p>这让一小鬼在这大众面前挑明,顿觉颜面尽失。</p><p>“抱歉,小孩子,童言无忌,说了实话,得罪之处,还请海涵!”裴旻一脸“歉意”的道歉。</p><p>小七见裴旻道歉,真以为自己惹祸了,忙道:“是我说错话了,不应该说你矮,你比我高……”</p><p>“噗嗤!”</p><p>裴旻憋着这口笑,实在没忍住。</p><p>内田一郎脸色更黑,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p><p>如今大唐如日中天,身为唐人,国家荣誉感极强。</p><p>内田一郎与他的同伴一唱一和的数落王维的不是,他们早有不满之心,故而万众一心,皆为天真无邪的小七点赞。</p><p>小日本欺软怕硬,自诩学得了唐人的所有文化,早已后来居上。但是面对唐人的普遍身高,让他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的自卑。</p><p>这让一小鬼在这大众面前挑明,顿觉颜面尽失。</p><p>“抱歉,小孩子,童言无忌,说了实话,得罪之处,还请海涵!”裴旻一脸“歉意”的道歉。</p><p>小七见裴旻道歉,真以为自己惹祸了,忙道:“是我说错话了,不应该说你矮,你比我高……”</p><p>“噗嗤!”</p><p>裴旻憋着这口笑,实在没忍住。</p><p>内田一郎脸色更黑,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p><p>如今大唐如日中天,身为唐人,国家荣誉感极强。</p><p>内田一郎与他的同伴一唱一和的数落王维的不是,他们早有不满之心,故而万众一心,皆为天真无邪的小七点赞。</p><p>小日本欺软怕硬,面对这局面,哪敢肇事,憋着一口内伤,带着几分怨毒的看着裴旻一伙人,愤然的用日语对身旁的亲友道:“我们要赢下这次比赛,然后将奖品丢了,要他们知道。他们推崇的新科状元,在我眼中,什么也不是……”</p><p>裴旻也在想着主意,顺便对李白轻声说道:“先在比试上赢过他,别让他继续嚣张下去!”</p><p>有李白在场,还用他出手?</p><p>裴旻对于李白的文学素养,还是极为信服的。</p><p>当然猜谜靠的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太白,他的想象力谁比得上?</p><p>庙祝也不想事情闹大,继续开始了第二题。</p><p>遇水则清、遇火则明!</p><p>还是猜字!</p><p>李白应口就来:“登!”</p><p>“好!”周边传来了轰然叫好声。</p><p>第三题:</p><p>刽子手的嘴脸!打一官名!</p><p>这第三题,不再是猜字,比前两题深奥许多,但是依旧简单。</p><p>裴旻已经想到了答案。</p><p>李白正想开口,让另外一人抢先了一步:“宰相!”</p><p>又是一阵叫好声。</p><p>不管是谁猜中的,只要是他们唐人,不是自大傲慢的倭国矮子,都能引起欢呼声。</p><p>三题过后,第四题又来:</p><p>蟋蟀对鸣!打一古词句。</p><p>这第四题,显然又比前三题更难。</p><p>李白胸有成竹的道:“木兰辞的第一句,唧唧复唧唧。”</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